2016年, 第3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18
  

  • 全选
    |
    实验研究
  • 王 涛,吴金辉,郝丽梅,衣 颖,张宗兴,祁建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29-93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 7658.2016.10.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气体二氧化氯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消毒效果,为其应用于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二元固体制剂制备气体二氧化氯,通过便携式一体化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机完成消毒流程,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评价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结果 在消毒过程中,高效空气过滤单元内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2.9~5.3 mg/L,过滤器上游的相对湿度由65%增至80%,下游湿度由60%增至68%。消毒90 min后可使位于过滤器上游及下游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彻底灭活。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气体二氧化氯在主动循环下能够快速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并对高效空气过滤单元有着良好的消毒效果。
  • 孙 巍,谈 智,陈越英,张 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33-935,93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消毒剂对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某聚维酮碘和二氯异氰尿酸钠杀灭几种分枝杆菌标准株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 用含有效碘250 mg/L消毒剂作用1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4.00;用含有效碘500 mg/L消毒剂作用1 min,对悬液内结核杆菌H37Rv株和H37Ra株的杀灭对数值均>4.00。用含有效氯1 000 mg/L消毒剂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氯1 000 mg/L和2 000 mg/L消毒剂作用10 min,对悬液内结核杆菌H37Rv株和H37Ra株的杀灭对数值均>4.00。标准菌株H37Rv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杀灭龟分枝杆菌和结核杆菌H37Rv株与H37Ra株所需含氯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均高于聚维酮碘。
  • 吴 柳,杨 媚,甘 露,张 波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36-93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和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检测方法,对该空气消毒机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空气消毒机采用过滤器、静电场和等离子发生器等多因子组合原理,以循环风状态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启动该空气消毒机在动态条件下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除菌率约50%左右。在静态条件下启动该空气消毒机运行60 min,对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仅为53%~80%,对空气中尘埃颗粒滤除效果为70%~80%;将消毒机运行时间由30 min增加至90 min,除菌率和除尘效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空气消毒机在动静态条件下运行60 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和尘埃颗粒清除率均在90%以下,仅具有一定净化作用。
  • 李静雅,向晓明,张小林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39-94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过氧乙酸对铁(Ⅱ)-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过氧乙酸的新方法。方法 在稀硫酸介质中,过氧乙酸对Fe(Ⅱ)-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阻抑作用,在510 nm波长处测量阻抑体系吸光度值。结果 过氧乙酸浓度在0.05~1.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递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02 μg/ml。结论过氧乙酸对铁(Ⅱ)-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过氧乙酸的新方法,用于测定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结果满意。
  • 龙文芳,宋 飞,龙 婷,许琼军,黄飞羽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42-944,94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富藻水源在二氧化氯(ClO2)及氯(Cl2)消毒时的副产物及其肝损伤风险,为藻污染的饮用水源健康危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藻密度下进行ClO2及Cl2联合消毒,参照GB/T 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CHCl3及ClO-2、ClO-3的含量。对ICR小鼠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综合参照常规药理实验方法及霍恩氏法进行剂量设计,分别灌胃进行短期重复剂量毒性实验,以生理盐水对照组、藻毒粗提物(染毒剂量3 g/d,其他组藻剂量相同)、藻液+ ClO2(ClO2为21.5 g/kg,其他组Cl2 与ClO2总剂量相同)、藻液+ClO2 +Cl2(ClO2:Cl2=1:1)、藻液+ ClO2+Cl2(ClO2:Cl2=4:1)进行连续染毒7 d,计算肝脏器系数;利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当藻密度在109个/L,有机及无机副产物含量均提高。藻单独染毒组引起肝脏系数及组织MDA增加(P<0.05),其他各实验组SOD、MDA无差异(P>0.05),藻液+ClO2 +Cl2 (ClO2:Cl2=1:1)联合染毒组肝脏系数增加。结论 ClO2消毒时采用联合消毒工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藻密度过高时,二氧化氯-氯联合消毒的工艺依然需要合理使用。
  • 贾兴真,银 燕,张 倩,崔仲明,张聿为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45-94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妇用乳酸菌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刺激性。方法 采用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测试方法和动物实验法,对该妇用乳酸菌抑菌剂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妇用乳酸菌抑菌剂固体片剂在使用浓度130 g/L条件下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61.68%,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为100%。该乳酸菌抑菌剂密封储存于37℃恒温恒湿箱内90 d后,以同样浓度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略有下降。上述浓度下该乳酸菌抑菌剂,对白兔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33,属无刺激。结论 该乳酸菌抑菌剂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属于无刺激性物质。
  • 魏兰芬,潘协商,倪 娜,许 激,朱一凡,蔡 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48-95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聚维酮碘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与浓度关系,为科学使用此类消毒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国外进口聚维酮碘消毒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与浓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同时与其他指标菌作平行比较。结果 该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有效碘浓度4 000~500 mg/L范围内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范围在3.14~4.50之间;在有效碘浓度250~100 mg/L范围内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范围在7.65~7.64之间,且对标准株与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基本一致。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与有效碘浓度之间未出现倒置现象。结论 该聚维酮碘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与有效碘浓度出现倒置现象,而对其他消毒试验指标菌则未出现此现象,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聚维酮碘用于采血、注射、输液前皮肤消毒时,由于处理时间非常短暂存在使用风险。
  • 胡凌飞,温占波,李劲松,王 洁,李 娜,张 柯,杨文慧,殷 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51-954,95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一系列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操作及发生意外情况产生的生物气溶胶污染进行定量研究,为实验室相关操作的风险评估和人员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黏质沙雷菌和大肠杆菌(ATCC 13706)的噬菌体phiX-174代替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在生物安全负压室内进行多种实验操作和意外事故的模拟,通过安德森采样器定量采样法对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各种实验操作中,黏质细菌产生的最大气溶胶风险是冷冻干燥粉掉落,最大浓度是11 696 cfu/m3;噬菌体产生的最大气溶胶风险是高浓度噬菌体液跌落,最大浓度是4 092 PFU/m3,产生的气溶胶粒子大部分都是可入肺即小于5 μm的粒子。结论 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各种实验操作和意外事故产生的气溶胶浓度差异较大,气溶胶颗粒多为可入肺粒子。定量的实验室风险研究可以更好的保障人员安全和对危险发生的应急处理。
  • 陈 维,张丽蓉,黎洪周,邓金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55-95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五种常用化学消毒剂杀灭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 乳制品工业加工中常用的五种常用化学消毒剂杀灭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效果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清洁条件下,分别用浓度为50 mg/L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双链季铵盐、聚维酮碘和次氯酸钠消毒液作用30 s,对悬液内阪崎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在菌悬液内含有机干扰物条件下,对上述五种消毒剂杀灭阪崎肠杆菌的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五种常用消毒剂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有机干扰物对杀菌效果有明显影响。
  • 赵斌秀,王妍彦,李 炎,沈 瑾,张流波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58-96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两类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二氯异氰尿酸钠均以有效氯浓度65 mg/L,pH为2.36的条件下,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0 min,二者无差别。在上述条件下,两种消毒剂对不锈钢均轻度腐蚀,对铜、碳钢、铝均为中度腐蚀。随着pH的升高,两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性会逐渐减弱。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浓度和pH相同时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程度基本相同。
  • 郑 超,寇艳芹,刘 振,姜红强,黄逸凡,闫克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61-963,9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对玻璃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自制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杀灭玻璃表面污染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消毒处理2、5、10和20 s,对紧贴在等离子体反应器玻片上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87、4.00、4.30和5.74;作用5 s,对玻片上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依次为4.00、3.40和3.60。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杀菌效果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或染菌量的增加,均有所下降。结论 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能快速杀灭玻璃片表面的细菌繁殖体,作用距离和染菌量直接影响其杀菌效果。
  • 宋晓红,李淑琴,王晓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64-9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复方外科手消毒液的杀菌性能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手消毒液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消毒试验研究。结果 该复方外科手消毒液原液含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 400 mg/L和聚六亚甲基双胍3 500 mg/L。以其原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的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4.00。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轻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复方外科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和黏膜均在安全范围内。
  • 邓佳伟,郝玉梅,韩泽民,张叶影,张斯琴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67-96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主要有效成分为体积分数17.2%的异丙醇和浓度2.8 g/L苄索氯铵的消毒湿巾对常用口腔修复器械及材料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测定方法和细菌定量检测法,对某消毒湿巾用于口腔治疗中常用修复器材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用该消毒巾擦拭消毒后,光固化机把手有5份标本检出有菌生长,修复材料包装开口处有3份标本检出存活菌,消毒效果合格率100%。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用该消毒湿巾对口腔常用修复器材外表面有明显消毒效果,并且可以用生物荧光法进行快速检测。
  • 夏 娴 ,樊林科,刘燕玲,樊卫红,王志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70-97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观察汽化和雾化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医院病房消毒效果,为临床科室终末消毒设备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生物和化学监测法,对两类过氧化氢消毒机对病房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和评估。结果 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空气中过氧化氢理论浓度为2 597 mg/m3,作用120 min,化学监测合格率为81.48%,生物监测无菌率为77.78%。雾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空气中过氧化氢理论浓度为645 mg/L,作用120 min,化学监测合格率为40.74%,生物监测无菌率为25.93%。结论 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较雾化过氧化氢消毒机更适合医院病房环境终末消毒。
  • 何旗群,齐 辉,吴宗波,黄 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73-97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效果。 方法 采用RCA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的根本原因,针对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手卫生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等关键要素制定改进方案,落实完善体系、明确职责、针对性培训、规范操作、考核评估、监督问效以及循环改进等措施。评估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应用RCA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的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及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率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RCA方法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促进质量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方法。
  • 调查研究
  • 王晓蕾,陈越英,吴晓松,王 嵬,张 伟,王 玲,孙 巍,谈 智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77-97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洗手水及水源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医院的外科洗手水和水源水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共采集医院的水源水108份,其中直供水68份,水箱水40份。直供水细菌总数合格率100%,水箱水细菌总数合格率90%,二者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共采集手术室外科洗手水140份,其中采用直供水方式的外科洗手水75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7%。采用水箱水的外科洗手水65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6%,二者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真菌总数总体情况良好,个别样本污染严重。结论 江苏省医院手术室外科洗手用水和水源水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少数样本细菌真菌污染严重的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 薛菊兰,胡晓原,詹嘉琪,王向荣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80-98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感染病原菌特点。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统计和分析2014年10月77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和专科性医院实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资料。结果 发现77家医院中共1 090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感染患病率为1.43%;14 880例手术患者中有241例肺部感染,手术后肺炎患病率为1.62%。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发的科室是综合ICU、神经外科、新生儿科、血液科、胸外科。从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阳性感染病原体6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7.93%,革兰阳性菌占14.41%,真菌占6.31%,主要检出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3.42%和21.92%。结论 综合ICU、神经外科、新生儿科、血液科、胸外科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与相关科室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措施,主动提高控制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 刘 贺,费春楠,董 杰,沈 芃,刘 军,纪学悦,宋 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83-985,9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鼻前庭部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天津市医疗机构部分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 1 085名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率为72.53%,其中女性组带菌率显著低于男性组,低学历组带菌率低于其他两组,春夏季带菌率明显低于秋季。检出的908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269株,革兰阳性菌639株,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最高的是氨苄西林(82.90%),其次是头孢唑林(50.93%)、四环素(21.56%)和头孢噻肟(15.61%),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总体耐药率为78.40%,89株金黄色球葡萄菌中,12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情况严重,且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医护人员鼻前庭卫生清洁,减少由鼻前庭带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 龙盛双,胡潇云,张啟鹏,秦桂英,邱隆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86-9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s)科室分布特征,寻找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9月医院住院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CRE)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来源及科室分布特征。结果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452例,其中属于医院感染222例,占49.12%,属于社区感染230例,占50.88%。分布于33个病区,主要分布在综合ICU、烧伤整形科、皮肤科和小儿内科,构成比分别为29.65%、11.50%、6.42%、5.09%。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RSA(209株,占46.24%)、MDR-AB(159株,占35.18%)、MDR-PA(56株,占12.39%)、CRE(28株,占6.19%)、VRE(0株,占0%)。结论 多重耐药菌来源于社区或医院内,科室分布广,有分类聚集现象,不同科室院内感染控制侧重点应有不同。
  • 李连红,周立英,饶友花,刘新姿,周晓玲,王冬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89-992,99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病患每天使用氯己定洗浴(daily chlorhexidine bathing,CHB)对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作用。方法 采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探讨住院患者每天使用氯己定(又称洗必泰)洗浴与获得性尿路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检索PubMed,Blackwell,EMBASE和Cochran数据库,筛选截止2015年7月31日前发表的文章获得入选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HB在预防获得性CA-UTI中的作用。用Egger法估计出版偏倚。采用GRADE法评价各项研究证据等级。结果 共有10篇研究论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处理组病例住院日74 831天,对照组住院日82 388天。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CHB不能显著降低住院患者CA-UTI的发生,但在综合性ICU中可显著降低CAUTI的发病风险。结论 CHB并不能显著降低住院患者获得性CAUTI的发生。
  • 官素琼,郑 新,刘 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93-99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回顾性采集某妇幼保健院2010-2014年分离的1 52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以来,该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年增长,1 520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及儿科病区,分别占48.9%和45.9%;以痰液标本为主,占83.3%;产ESBLs菌702株和产AmpC酶菌180株,检出率分别占46.2%及11.9%;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未发现有耐碳青霉类菌株出现。结论 妇幼保健院肺炎克雷伯菌呈高耐药性增长趋势,尤其以产ESBLs明显,应加强对儿科系列病区的耐药监测,同时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学、检验科多科室多措施干预全院合理用药。
  • 覃 婷,桂秀芝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97-998,100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和考核的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经观察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在372个手卫生指征条件下,手卫生总体执行率为36.29%,洗手方法正确率为29.03%。临床护士、医生和实习进修生手卫生执行率依次为41.27%、35.24%和24.00%。在接触体液之后和进行无菌操作之前等重要手卫生指征下,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2.24%和23.86%。结论 该医院妇幼保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 郑克纯,谭惠月,王 芬,杨 燕,王利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999-100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疗安全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5年8月6日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674例,发生医院感染37例、39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1%、例次感染率为2.33%。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其次是手术切口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83%。本次调查共检出48株病原菌,其中21株为多重耐药菌,占43.75%。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0%,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19.48%,调查日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替唑,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 通过调查,掌握了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提出了针对基础护理、病区环境管理、多重耐药菌、手术切口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与管理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学送检率等内容的重点防控措施。
  • 肖秀丽,周玉衡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03-100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基层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0s)感染及临床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基层综合医院2014年度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4年度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 305株,其中医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出551株,含多重耐药菌(MDROs)184株,占分离菌株数的33.39%。社区获得感染患者分离出1 754株,含多重耐药菌328株,占分离菌株数的18.70%。有79.39%的病原菌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产科。结论 该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占比较大,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针对性防控。
  • 易光兆,曾倩倩,张为华,袁 喆,杜渝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06-100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况,发现重点人群,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5年4月15日0:00-24:00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3 140人,其中医院感染95例,现患率为3.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29.9%);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8.6%)、泌尿道(20.0%)、手术部位(13.3%)和血流感染(8.6%)。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20.7%)、铜绿假单胞菌(19.5%)、金黄色葡萄球菌(13.8%)和大肠埃希菌(12.6%)。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内容,手术后患者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
  • 特别调查
  • 沈 瑾,段弘扬,王佳奇,李 涛,姚孝元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09-101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纪学悦,费春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11-101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毒监测
  • 宋 晖,张亚增,王 静,程 霞,崔 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15-101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改进医院消毒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定量检验的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于2013-2015年分别对27所、23所和24所不同规模医院监测,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3.77%、91.28%和94.52%。监测对象中,医护人员手和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3.14%和86.336%;医院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5.55%,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2.22%,透析液合格率为89.62%,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结论 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
  • 王 茜,孙克勤,崔玉杰,孙印旗,韩艳淑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17-101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改进和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和理化分析方法,对河北省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在2010-2014年期间从河北省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共采集不同对象标本113 319份,消毒质量合格率总平均为92.06%;连续5年的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依次为89.61%、90.70%、93.08%、92.58%和94.63%,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省级、市级、县级、乡镇和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5.51%、95.30%、95.16%、92.17%和88.14%。除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在90%以下之外,其余监测项目合格率均在92%以上。结论 河北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无菌物品合格率较低值得重点关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力度。
  • 技术方法
  • 金 萍,唐丽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19-102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了满意度,保证了质量安全。
  • 保建芳,何东平,吴美琴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21-102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最佳生物监测方法,以便及时、准确地判断灭菌效果,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2013年4-12月,每天第一锅次同时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环氧乙烷(EO)灭菌快速生物培养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对2台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结果 2台灭菌器共进行两种生物监测各520次,其中合格515次,不合格5次,合格率均为99.04%,两种生物监测结果一致,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可及时放行灭菌物品,满足了手术和诊疗需要;监测不合格时及时处理。结论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EO灭菌快速生物培养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配合使用是目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理想的生物监测方法。
  • 医院感染控制
  • 刘卓文,杨志强,倪开元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23-102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250株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分离的菌株,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其进行药敏实验,运用whonet 5.4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5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肝胆外科的痰液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具有较高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9.8%和29.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约92.8%。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耐药形势严峻,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出具的药敏报告给药。
  • 袁欢欢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25-102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与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医科住院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中医科住院患者共3 702例,发生54人、5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6%,例次发病率为1.5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5.71%,其次是泌尿道占16.07%、胃肠道占14.29%。病原学送检率为73.21%,标本阳性率为63.41%,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32%,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接受放疗化疗、住院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结论 综合性医院中医科患者病种复杂,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加强病室环境质量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
  • 医院消毒与灭菌
  • 周 薇,余军辉,陈玲萍,尚贤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27-102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前应用碘伏与苯扎溴铵进行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成功施行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前阴道消毒情况选出对照组(500 mg/L碘伏阴道灌洗)90例和实验组(20 mg/L苯扎溴铵阴道灌洗)90例,比较术前两组宫颈和穹隆细菌培养,术后外周血象改变、体温升高、阴道残端愈合情况。 结果 实验组细菌培养的阴性率、术后体温升高率、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率、阴道残端愈合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术前选择20 mg/L苯扎溴铵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500 mg/L碘伏阴道灌洗阴道灌洗。
  • 陈晓春,陈赢赢,吴益玲,潘迎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29-103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20 g/L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某医院新生儿科外周静脉置管的1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静脉留置先后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20 g/L葡萄糖酸氯已定皮肤消毒液消毒皮肤,对照组采用50 g/L聚维酮碘消毒,比较两组消毒待干时间、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一次性静脉留置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消毒待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皮肤上自然菌总数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 g/L CHG更适合于抵抗力低,易感染的危重症新生儿静脉置管,不仅可节约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规范操作的依从性,还可降低相关的并发症。
  • 徐 敏,许 川,王振玲,曾铁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31-133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环境清洁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U)内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抹布+含氯消毒液、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消毒湿纸巾3种方法对ICU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在消毒前后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结果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方法能显著降低ICU内物体表面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而抹布+含氯消毒液及消毒湿纸巾方法在进行清洁消毒前后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流程能有效去除ICU物体表面污染的多重耐药菌,可作为医院病房物体表面消毒的理想选择。
  • 信息交流
  • 张云平,司慧君,崔海燕,王惠玲,张 娟,王 颖,赵 贾,刘绍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33-103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报道
  • 俞诗娃,李淑妮,黄钦松,周淑萍,万新翠,孙 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10): 1036-103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10.0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