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20
  

  • 全选
    |
    实验研究
  • 张天宝,肖远志,王延辉,罗兰,姜朴,殷斌志,倪舒彦,唐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01-30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比较几种复方戊二醛消毒剂和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方法 <\b>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复方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消毒剂进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b>实验室研配筛选的6种复方戊二醛消毒剂,有5种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2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 5.00;全部6个样品作用24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 5.00。市场上抽选4种邻苯二甲醛样品,有3种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3%牛血清白蛋白对5组1%复方戊二醛消毒剂消毒效果有轻度影响,1组配方有中度影响。结论 <\b>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明显增强戊二醛对细菌芽孢的灭杀作用。1%复方戊二醛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明显优于0.55%邻苯二甲醛消毒剂。有机物对1%复方戊二醛消毒剂消毒效果有轻度至中度影响。
  • 郭亚萍,周东顺,曹新珍,邵丽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05-30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观察一种新型复合碘皮肤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和毒性。方法 <\b>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b>该复合碘消毒液原液由有效碘含2 49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9 640mg/L与体积分数66.7%乙醇复配而成。以该复合碘消毒液原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5 000 mg/kg·bw;其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结论 <\b>该复合碘消毒液能快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属于无毒级物质,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无致微核作用。
  • 姜龙,沈敏娟,张熳,赵圆圆,徐梓怡,王伟,胡书海,左恩俊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08-31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纳米银二氧化钛抗菌剂对口腔义齿基托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 <\b>通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方法,对添加不同浓度纳米银二氧化钛的口腔义齿基托树脂的弯曲强度、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 <\b>添加纳米银二氧化钛比例达到质量分数3%的基托树脂弯曲强度最大,添加纳米银二氧化钛比例达到质量分数5%的基托树脂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最大。结论 <\b>口腔义齿基托树脂中添加纳米银二氧化钛抗菌剂比例为质量分数3%时,其机械性能最佳。
  • 郑中华,林孝昶,朱松明,和劲松,曹永梅,叶章颖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12-314,31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微酸性电解水雾化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b>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空气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b>用含初始有效氯10 mg/L~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0~2.48。微酸性电解水经除菌雾化器雾化并作用120 min,对密闭空间空气中自然菌平均除菌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 <\b>微酸性电解水具有一定杀菌能力,其雾化后对密闭环境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除菌效果。
  • 王玲,王庭槐,李应顺,张天元,李晶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15-31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一种低腐蚀性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相关性能,为内镜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b>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相关性能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b>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铜片、碳钢片、铝片和不锈钢片等4种金属的腐蚀率均明显低于复配前的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用含过氧乙酸2 000 mg/L的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达到完全杀灭。结论 <\b>该低腐蚀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较复配前的一元过氧乙酸明显降低,而杀菌效果不降低。
  • 张新峰,胡春红,王长勇,马德珍,王兆国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18-32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泰安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冷凝水军团杆菌污染状况及消毒效果。方法 <\b>通过现场采集水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34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中冷却水和冷凝水军团杆菌污染情况和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 <\b>消毒前中央空调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军团菌总阳性率为22.06%,冷却水污染更严重。采用彻底清洗空调系统中冷凝器和冷却盘,用含有效氯1 000 mg/L~2 000 mg/L消毒液喷洒消毒30 min,可使冷凝水和冷却水中无存活军团杆菌检出。结论 <\b>泰安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军团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当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 陈新,吴晓松,陈越英,王嵬,谈智,汪洋,徐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21-32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携带抗消毒剂基因情况及其对苯扎溴铵的抗性水平。方法 <\b>采用基因扩增(PCR)技术和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携带抗消毒剂基因及其抗季铵盐类消毒剂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b>从某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白色念珠菌15株,均未检测到携带qacE△1-SulI和qacA/B等抗消毒剂基因。在15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苯扎溴铵对其中3株菌的MIC值高于标准菌株,苯扎溴铵对其中2株的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同时发现2株菌MBC值低于标准菌株。结论 <\b>本次在临床分离15株白色念珠菌未检出抗消毒剂基因,但少数菌株对苯扎溴铵MIC值和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同时也有菌株MBC值低于标准菌株。
  • 刘鹃,徐勇,于雪岚,刘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24-325,32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四川省内江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提高消毒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b>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内江市26所不同类型医疗机构2005-2014年消毒质量检测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26所医疗机构消毒质量10年监测合格率为96.2%~99.7%,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内镜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合格率均为100%,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最低为90%。各类型医疗机构中,以妇幼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最低,医院级别越低,消毒质量合格率也较低。结论 <\b>内江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连续10年监测结果无明显波动,重点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管理水平。
  • 郭青青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26-32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某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b>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4年度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 <\b>该医院全年从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 97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60%,革兰阳性球菌占35.11%和真菌占2.29%。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53.94%,革兰阳性菌构成比为30.57%,真菌占15.49%。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居前4位。结论 <\b>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重点防范多重耐药菌的蔓延。
  • 刘贺,费春楠,董杰,沈芃,刘军,纪学悦,宋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29-33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务人员鼻前庭标本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b>通过对医务人员鼻前庭标本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天津市部分医院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b>共采集天津市医院的医务人员鼻前庭标本1 030人份,共检出革兰阳性菌553株,平均检出率为53.69%。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中,多重耐药菌占42.50%;检出数居首位的表皮葡萄球菌中,多重耐药菌比例更高。医务人员鼻前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不同程度产生耐药,发现部分菌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b>天津市医院的医务人员鼻前庭携带革兰阳性菌比例较高,多重耐药菌占40%以上,耐药情况普遍,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控制措施。
  • 谭庆,廖小平,周小梅,杨峰,游明园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32-33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某医院分离的1 508株非发酵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该医院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非发酵菌1 508株,铜绿假单胞菌720株,占47.7%;鲍曼不动杆菌287株,占19.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3株,占6.8%。非发酵菌分离标本来源痰液占48.6%,灌洗液占19.8%。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普遍耐药,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最严重,对所试验的13种抗菌药物中的10种耐药率都达到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全部耐药。结论 <\b>该医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应加强监测;非发酵菌耐药严重,呈现多重耐药趋势,应严格管控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 王作艳,余娟娟,陈峰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35-33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中医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b>该院在2014年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9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9.25%,真菌占28.55%,革兰阳性球菌22.20%。检出的病原菌分居前5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发现,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阿莫西林/棒酸、磺胺甲恶唑、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超过6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卞西林/舒巴坦、磺胺甲恶唑和替卡西林/棒酸耐药性高达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也在80%以上。结论 <\b>该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分离率较高,值得严重关注,应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
  • 李晓红,郭宁辉,杨婧,王璐,邱少富,孟冬娅,薛文成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38-34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 研究某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变迁,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资料。方法 <\b>通过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重点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b>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检出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为13.59%,其中急诊ICU住院患者标本检出率最高,每年均超过20%,其次为呼吸科ICU。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达到60%~90%;值得关注的是,该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超过了70%。部分同一科室内菌株间亲缘性高至100%,而不同科室间菌株也有着很高的亲缘性,甚至达100%。结论 <\b>该医院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不断上升,对临床常用药物普遍耐药,严格对呼吸机和病房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是主要预防措施。
  • 吴建荣,鲍千红,徐公民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41-342,34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粘质沙雷菌感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b>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粘质沙雷菌感染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该医院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粘质沙雷菌98株,其中71株分离自病人痰液标本,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2.45%;其次为尿液和分泌物,分别占13.27%和6.12%。粘质沙雷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构成比为38.78%;其次为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构成比分别占12.24%和10.20%。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2.04%,发现2株粘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b>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ICU是该菌感染的主要科室,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
  • 调查研究
  • 李美红,王峰,吕婉飞,李春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43-34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b>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技术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对浙江宁波地区医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妊娠妇女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从10 328例妊娠妇女送检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4 659例,总阳性率为45.1%,其中解脲支原体占86.3%,人型支原体占1.1%,两者混合阳性占12.6%。妊娠期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对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68.8%。结论 <\b>宁波地区妊娠期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其耐药性逐渐显现,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胡丹女,陈必成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46-347,35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b>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 <\b>该医院连续2年从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127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以痰液居首位,构成比占68.50%,其次是尿液,占11.18%。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97.34%和94.23%,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较敏感。结论 <\b>该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相对集中在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该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加强耐药菌株监测并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纪学悦,费春楠,沈芃,刘军,刘贺,宋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48-35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消毒管理现状,为作好口腔科医疗用水卫生消毒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b>采用现场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天津市公立医疗机构口腔科DUWLs硬件配置及消毒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b>共调查开展口腔科诊疗业务的公立医疗机构173家,口腔综合治疗台991台。综合治疗台使用独立储水瓶供水者占63.37%,供水水源经加工处理者占87.18%。口腔综合治疗台供水管路无任何消毒措施的占68.52%。在采用独立储水瓶供水的DCU中,有42.36%对储水瓶不采取消毒措施。对治疗台水路和储水瓶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结论 <\b>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硬件配置较好,但多数无消毒措施,DUWLs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应尽快建立相关管理规范和消毒标准。
  • 陶卉英,柳小青,马红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51-352,35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南昌市城乡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找出薄弱环节,提高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水平。方法 <\b>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对南昌市城区和郊县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b>2011-2014年共计从南昌市托幼机构中采集不同消毒对象标本9 927份,各年度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3.38%、90.73%、92.25%和94.92%。城区托幼机构室内空气、课桌椅、玩具、工作人员手、餐饮具、毛巾及床上卧具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8.79%、97.54%、95.22%、93.42%、94.81%和96.00%。县区农村托幼机构室内空气、课桌椅、玩具、工作人员手、餐饮具、毛巾及床上卧具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64.63%、74.24%、73.68%、53.24%、77.98%和75.76%。结论 <\b>南昌市城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明显高于农村,提示对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管理和资源应向农村倾斜。
  • 梁广忠,杨勇,马玉涛,杨振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53-35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托幼机构内环境卫生与儿童传染病发病状况,为作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b>通过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津南区33家托幼机构内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了解儿童传染病发病状况。结果 <\b>2014年从该区33所托幼机构共采集各种对象标本330份,合格272份,卫生质量总合格率为82.42%,其中室内空气卫生和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均偏低,仅为77.27%和36.36%。全年在园幼儿共计6 700名,259名幼儿发生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发病居首位,占72.2%。结论 <\b>该区托幼机构卫生质量合格率总体较好,手足口病为托幼机构主要传染病,应根据薄弱环节加强室内环境卫生管理和民营托幼机构的监管。
  • 张银凤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56-357,36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加强重症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b>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共监测ICU住院患者1 321例,发生医院感染11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8.3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发生VAP患者63例,发病率为15.44‰。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b>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高,VAP发病率与国内报道接近,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率和无菌操作是控制VAP的关键措施。
  • 李凌竹,冷应蓉,查筑红,罗光英,程永素,黄冰,王平,王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58-36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b>调查当日该医院有住院患者2 011例,实查率为99.8%。查出医院感染患者73例、8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4%、感染例次率为3.98%。医院感染病人主要集中于外科系统,感染部位居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泌尿系和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1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62.3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b>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在规范控制范围内,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外科系统,提示应重点加强外科消毒隔离工作。
  • 杨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61-36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现状及其病原菌分布,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状况。结果 <\b>共调查该医院ICU住院患者347例,发生医院感染65例、1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8.73%、例次感染率为37.75%。住院总日数为1 352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发病率为6.0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发病率为1.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日发病率为0.85‰。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第2、3位的分别是真菌和革兰阳性菌。结论 <\b>该医院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以VAP为主,应加强置管患者管理,减少置管操作和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周静,陶丽,张立萍,薛宏,王朝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64-3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b>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连续4年住院患者MDROs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渐进式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b>4年期间共监测住院患者146 177例,查出MDROs医院感染140例,感染率为0.10%。通过实施实时监测、持续质量改进和手卫生品管圈活动等干预措施,使得住院患者MDROs医院感染率由干预前的0.16%下降至0.06%。从MDROs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居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依次为32.86%、28.57%和26.43%。结论 <\b>该医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 吴金凤,余一峰,程桂娥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67-368,37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b>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NICU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从该医院NICU收治的852例新生儿中,查出医院感染患儿3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4%、例次感染率4.58%。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4.83%,其次是血液相关感染,占29.03%。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静脉全营养、住院时间等因素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b>该医院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防控的关键。
  • 张永栋,绽丽,杨冬华,潘丽杰,王顺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69-37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省级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评价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b>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青海省三所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b>本次调查的3所省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和单品种用药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降低趋势。所调查的三所医院自2012年开始,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逐渐趋向达标。结论 <\b>青海省三级综合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显著,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趋于合理。
  • 专题报告
  • 陈勇,韩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72-37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陆烨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75-37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方法
  • 凌红芬,李成云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79-38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b>实验组采用稀盐酸涮洗+酶液清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一的酶液清洗。结果 <\b>重复使用7次后湿化瓶清洁度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储存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下,14天细菌残留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天细菌残留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采用稀盐酸刷洗+酶液清洗氧气湿化瓶,效果优于采用单一的酶液清洗;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其它条件下储存湿化瓶可保存14天。
  • 姚艳华,魏红艳,杨玉华,赵岚,于文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81-38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探讨改进清洗流程对复用性金属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b>将金属气管内套管、手术中使用金属吸引头等复用性器械600件,随机分为A组(酶泡+超声+刷洗)、B组(酶泡+刷洗+超声+刷洗)、C组(酶泡+刷洗+超声+进清洗机),各200件,通过目测、白纱布或长棉签检测、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b>目测法、白纱布或棉签法检测以及干燥效果检测结果显示,B组和C组清洗方法的检测合格率均高于A组。经3种方法清洗后器械的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B、C两组的RLU值明显低于A组。采用器械竖直放置在干燥柜内的方式较平放在篮筐内,干燥合格率由91%~92%提高到98%~99%;采用器械竖立放置于清洗机内,自动完成清洗、消毒、烘干程序的干燥合格率达到99%~100%。结论 <\b>采用酶泡+刷洗+超声+清洗机的处理方法,清洗效果最佳。
  • 医院感染控制
  • 张晓芳,龚光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83-38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探索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在门诊护理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b>全面收集门诊感染管理质量信息,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制定CQI方案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与防控行为、消毒隔离质量管理、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变化。结果 <\b>CQI实施前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与上报率分别为75.26%、73.16%、60.53%、78.95%、81.58%,实施后分别提高至89.05%、92.38%、86.19%、95.24%、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QI实施后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1.50%提高至实施后的98.67%。结论 <\b>医院感染管理CQI的实施,增强了门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规范了医院感染防控行为,提高了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吴朝霞,方寅飞,陈建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86-3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分析金华广福医院肺结核患者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b>收集金华广福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肺结核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常规分离培养细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 <\b>从肺结核患者分离出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以痰液为主,占64.4%,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达35.6%;该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喃妥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3.8%、4.5%、8.3%、9.1%、17.4%、18.1%和22.7%,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5.0%。结论 <\b>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发的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日益严重,痰液是其主要标本类型,该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内扩散。
  • 消毒监测
  • 孙艳红,陆晓荣,华雪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88-38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利用ATP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检查包装人员卫生手消毒效果,规范包装区工作人员卫生手消毒间隔时间,减少二次污染。方法 <\b>包装区16位工作人员洗手、手消毒后进入包装区工作,工作1 h、2 h、3 h、4 h后分别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手部进行检测,连续观察一周,保证每人平均被采样3次。结果 <\b>工作1 h、2 h、3 h、4 h后合格率分别为95.8 %、83.3%、66.7%和45.8%。结论 <\b>器械检查包装工作人员一次洗手或者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后建议最长工作2 h后进行快速手消毒,以减少手部生物负荷转移到器械表面,增加器械生物负荷量。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卫生手消毒效果及时快速有效。
  • 杨毅,尹红,王冠中,唐秀莉,肖红,谭作龙,石杨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0-39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观察一种光触媒照明净化器对办公室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b>通过办公室现场消毒实验,评价一种光触媒照明净化器对办公室空气消毒效果。结果 <\b>办公室处于无人状态下,开启空气净化器1 h和2 h后细菌平均消除率分别为74.1%和79.2%;办公室处于工作状态下,开启空气净化器1 h和2 h后细菌平均消除率分别68.3%和72.6%。结论 <\b>该光触媒照明空气净化器在办公室无人和有人工作状况下,均可显著清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 王根妹,陈宗存,王燕萍,钟丽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1-39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探讨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提高暴露风险管理水平。方法 <\b>应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表,在2014年12月对某医院9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制定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半年时间强化干预,包括加强暴露知识培训及现场考核等;6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晓率、处理正确率、暴露发生率、暴露上报率及暴露随访率的变化。结果 <\b>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从31.7%显著上升到91.4%,暴露后处理正确率从41.2%显著上升到89.5%,暴露发生率从11.9%显著下降到5.6%;对于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暴露上报率从72.3%显著上升到97.1%,暴露随访率从67.5%显著上升到93.6%。结论 <\b>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积极开展和推广有效的暴露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医务人员暴露风险。
  • 杨晓青,李美玲,冷姝芳,陆庭嫣,吕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3-39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胎心监护仪探头细菌污染情况,制定其日常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方法 <\b>通过随机抽样检测方法,对产科门诊胎心监护室12台使用频率基本相同的胎心监护仪探头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b>使用后未经清洁消毒处理的胎心监护仪探头,在经过整晚闲置15~16 h后,有超声耦合剂残留的10个探头细菌菌落数明显减少,其余2个无耦合剂残留的探头细菌菌落数增加;菌种鉴定结果发现,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属为主,各占67.3%和27.7%。结论 <\b>由于医用超声耦合剂具有杀菌的功效,因此,对于使用具有杀菌抑菌功效耦合剂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在每天使用前做好探头的清洁即可。
  • 医院消毒与灭菌
  • 徐光琴,胡德馨,张轲,杨秀义,唐红书,郦玭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4-39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研制鼻内窥镜消毒装置,以解决耳鼻喉科内镜消毒问题。方法 <\b>通过装置与化学消毒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同时满足鼻内镜材质和结构,自行设计制造鼻内镜消毒装置。结果 <\b>通过选择耐腐蚀材料,按设计参数制造单向滑动控制和时间控制的自动新型鼻内镜消毒装置。该装置密封性能好,可避免消毒剂挥发泄漏,能同时处理多具鼻内镜。控制装置有效的将前后浸入的镜子进行区分不混用,保证足够浸泡消毒时间,溶液清洁,使用方便。结论 <\b>该新型鼻内镜消毒装置为安全实用、处理量大、智能化、使用方便、属于节能环保的消毒装置。
  • 张峥,郭秋月,陈淑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6-39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探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应用于连台手术间隙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b>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连续2台手术且手术时间为2~3 h的择期手术120例为对象,随机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在连台手术间隙对手术间进行空气消毒,对照组不做消毒处理。分别在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消毒后30 min,第二台手术切皮时,第二台手术开始后30 min,第二台手术结束时分别对空气进行采样。结果 <\b>两组在前一台手术结束时菌落数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毒后30 min,实验组为73.88±15.76 cfu/m3,对照组为142.75±33.91 cfu/m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应用于连台手术间隙空气消毒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空气洁净度,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余军辉,周荷玲,阮静,王珺,王凯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398-39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比较人工流产术前应用200 mg/L碘伏与200 mg/L苯扎溴铵进行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b>将医院产科门诊人流室要求人工流产手术的156例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200 mg/L碘伏阴道灌洗)和对照组(200 mg/L苯扎溴铵阴道灌洗)各78例,比较术前两组宫颈和穹隆细菌培养结果,术后盆腔炎及外周血象改变。结果 <\b>实验组细菌培养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盆腔炎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b>术前选择200 mg/L碘伏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00 mg/L苯扎溴铵。
  • 信息交流
  • 丁清,杨洪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400-40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探讨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并取得成效。方法 <\b>回顾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医院在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的做法。 结果 <\b>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架构,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各项制度和流程,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危险因素的监控,完善信息化建设,加大培训力度,运用PDCA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结论 <\b>利用等级医院评审契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推动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 卫生防疫与消毒
  • 杨纯,张凌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402-40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b>了解成都市某区不同类型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和消毒质量,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b>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成都龙泉驿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b>2年共检测6类样品1 696件,合格率为90.51%,其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8.9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3.87%。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合格率分别为92.26%和90.14%。结论 <\b>成都市某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整体状况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仍需加强。
  • 短篇报道
  • 戴椿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4): 404-40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4.0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