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4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7-07-15
  

  • 全选
    |
    实验研究
  • 魏兰芬,潘协商,蔡 冉,倪 娜,许 激,朱一凡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05-60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对常用消毒剂抗性情况,为消毒剂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碘伏、季铵盐、醋酸氯己定对MRSA标准株(ATCC 33591)和SA标准株(ATCC 6538)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以细菌杀灭对数均值评价杀灭效果。结果 该5种常见消毒剂对SA标准株的杀灭效果均低于MRSA标准株。结论 人体皮肤与手部消毒及环境用消毒剂,其使用剂量可根据消毒学试验代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处理剂量进行选择,避免过度消毒导致环境污染及耐消毒剂菌株的产生。
  • 张 莹,刘珍如,任 南,龚瑞娥,付陈超,豆清娅,吴红曼,谢建忠,吴安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08-61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Ⅰ级洁净手术室静态下不同布点方法与空气质量检测效果的关系。 方法 按照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的沉降法细菌浓度和含尘浓度检测法分5种方案布控采样点,分别对Ⅰ级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检测,比较检测合格率及5种方案采样结果一致性。 结果 2015年10月-2016年3月,于静态无人条件下监测5间Ⅰ级洁净手术室,共采样47次,手术区5种不同采样方案空气含菌量无显著性差异(Z=2.522,P=0.641);5种方案手术区与周边区空气含菌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区5种采样方案合格率分别为85.11%、87.23%、87.23%、82.98%、87.23%,周边区合格率为89.36%,手术区5种采样方案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967);5种采样方案全手术室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1,P=0.983)。 结论 5种布点方案检测结果一致性无差异,均可用于Ⅰ级洁净手术室静态无人条件下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测评价。可适当缩减手术室常规静态监测成本,减少布点数,加大动态监测投入,有关部门应建立动态监测的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
  • 崔学文,刘 华,孙雪奇,黄 瑛,伍 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12-61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自含式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D值测定的影响因素,提高D值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使用生物指示剂抗力测定仪,对不同生产企业的自含式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进行D值测定,比较透气孔、培养基、放置方式、载样器材对D值测定的影响。结果 透气孔、培养基、放置方式、载样器材对D值的最大影响率分别为6.9%、17.3%、29.9%、38.2%。结论 放置方式和载样器材是影响自含式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D值测定的主要因素,建议用带孔支架以水平方式进行测定。
  • 赵国玉,傅 虹,鲁俊杰,艾山江,杨洪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16-61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与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在相同的地点和时间,分别使用二级和六级筛孔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选定实验室、医院门诊大厅和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流量为28.3 L/min,采集时间为15 min,在37 ℃生化培养箱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后观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级与六级筛孔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相同环境相同采集时间并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集菌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根据不同监测目的选择适合的采样器,二级筛孔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适用于测定空气中细菌总数采样,六级筛孔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则更适用于空气细菌粒径大小及分布研究使用。
  • 陈晓瑾,茹仁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19-62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筛选适合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的灭菌方法,并对灭菌工艺进行验证。方法 浓配法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分别采用流通蒸汽、高压蒸汽和辐射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通过测定甘草酸二铵含量、注射液的过氧化值和磷脂复合物的粒径对灭菌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法验证所确定的高压灭菌工艺。结果 流通蒸汽和高压灭菌法对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的含量、过氧化值和粒径无明显影响,辐射灭菌可导致含量下降、过氧化值增高。无菌检查显示注射剂经高压灭菌处理后均无菌生长,热原检查显示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 ℃,表明确定的灭菌工艺符合要求。结论 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的灭菌,且灭菌工艺可靠。
  • 陈焕英,周立祥,陈焕菊,张亮亮,王金燕,朱汉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22-62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消毒湿巾为医用无纺布喷淋2% 葡萄糖酸氯己定水溶液制备而成。将消毒湿巾挤出液做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作用 0.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4.00。用该消毒湿巾对皮肤擦拭消毒作用3 min,可使皮肤自然菌对数值降低> 1.0。结论 该消毒湿巾对试验指标菌和皮肤自然菌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 易 亮,陈贵秋,宋江南,高 琼,李世康,尹 进,崔鲁炜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25-62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一种以六亚甲基四胺和苯扎溴铵为主的复方消毒液的消毒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采用理化分析、定量杀菌试验、现场试验、无菌实验、腐蚀性实验和动物试验方法,观察评价该消毒液的性能。结果〖HTSS〗该消毒液含0.26%六亚甲基四〖JP〗胺和0.091%苯扎溴铵,37 ℃保温90 d后,两种有效成分下降率分别为3.85%和7.69%,性能稳定。消毒液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00;作用0.5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4.00。用该消毒液消毒手皮肤1.0 min、桌面2.0 min、织物5.0 min的杀灭对数值均值>1.00。该消毒液的无菌实验结果为无菌生长。对不锈钢、铝和铜基本无腐蚀,对碳钢中度腐蚀。消毒液中铅、砷、汞的含量均未超标。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粘膜均无刺激性。结论 该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无毒、无粘膜刺激性及致突变作用,性能稳定,可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皮肤、物体表面和织物的消毒。
  • 马旭东,张 颖,盛美春,段 劲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28-63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以一种主要成分为苄索氯铵和异丙醇的口腔印模专用消毒剂对口腔印模表面乙肝病毒活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消毒液对HBV污染的口腔印模进行喷雾消毒,检测HBsAg含量和HBV-DNA含量,评价消毒效果;检测消毒前后HBV在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2含量,评价对HBV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 喷雾消毒3 min和15 min,对HBsAg和HBV-DNA的灭活效果明显高于消毒1 min组,灭活率分别为(98.8±1.2)%、(98.9±1.1)%和(99.3±1.1)%、(99.4±1.3)%。消毒3 min和15 min HBV诱导淋巴细胞IFN-γ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和未消毒组;与空白细胞组比较,未消毒组HBV诱导淋巴细胞IL-2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各消毒组的IL-2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该消毒剂喷涂口腔印模时,对HBV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 min。此时HBV仍然保持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淋巴细胞IFN-γ表达水平上调,对IL-2表达水平无影响。
  • 余丽辉,张红枫,马玲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31-63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比使用棉织布和无纺布2种铺巾材料的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确定更适宜的铺巾材料。方法 随机将符合条件的80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无纺布(观察组)和棉织布铺巾材料(对照组),记录比较术中抗渗液性能、患者围术期体温和术后感染率等指标。结果 使用不同铺巾材料后抗渗液性能、不同时点的体温数据、术后感染率均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HTSS〗经皮肾镜手术中使用无纺布铺巾材料优于棉织布铺巾材料,能降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
  • 孙妞妞,魏乐群,贺 朝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34-63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在输卵管梗阻再通术中对输卵管及宫腔炎症的杀菌效果。方法 以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输卵管远端梗阻并输卵管及宫腔炎症且住院期间接受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30例患者和33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臭氧水行输卵管通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及防粘连药物溶液通液。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输卵管及宫腔炎症改善情况,并比较输卵管再通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愈11例,显效15例,治愈与有效(治愈+显效)率分别为36.7%和86.7%;对照组治愈与有效率分别为24.2%和54.5%,2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输卵管再通术中采用臭氧通液可显著提高输卵管及宫腔炎症的杀菌效果,提高妊娠率。
  • 调查研究
  • 李 娜,胡妮娅,王 斌,文 冰,江莉莉,黄滟淅,陈雪娇,帅宾宾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37-63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南昌市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评价排水冲洗的效果。方法 抽取17家医疗机构104台口腔综合治疗台,按使用频率分为常用组(A组)和不常用组(B组),每日晨开诊前取口腔综合治疗台排放不同水量后的手机水和三用枪水以及水源水,检测菌落总数。结果 在1 768份水样中,三甲医院手机水、民营和三甲医院的三用枪水中菌落数最高,中位数分别为50 000 cfu/ml、10 000 cfu/ml。未排水时,A、B两组的手机水、三用枪水合格率分别为22.6%、35.7%和0%、5.0%;排水2 000 ml后,除B组手机用水合格率为95.0%外,其余均为100.0%。排水冲洗后,两组水样菌落数呈阶梯式下降(Z=2.0121、3.3786;P<0.05)。相同排水量后A组合格率均高于B组(χ2=35.054、19.760,P<0.01)。结论 南昌市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严重,每日开诊前常规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进行冲洗,以及对于不常用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消毒处理等措施有利于保证水路的水质达标。
  • 孔晓明,王志棣,朱晓露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40-64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工作者不同角度的需求,探讨适宜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考核方式的选择。方法 分别对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5名不同级别医院的院感专职人员多选择采用全院集中理论授课、科室面对面培训以及全院集中闭卷或科内闭卷考核方式;300名临床医生、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优先选择院感信息化平台无纸化培训和考核方式;保洁人员优先选择的是集中理论授课或针对性小范围培训。结论〖HTSS〗不同岗位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方式的需求不同,应根据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与考核模式。
  • 曾 祥,关 婕,张奕梅,钱 英,郭凤仪,向 韧,谭红专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43-64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集中式消毒餐(饮)具的卫生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辖区内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进行随机抽检,检测感官、致病菌、大肠菌群、洗涤剂残留等指标。结果 集中式消毒餐(饮)具的总合格率为94.24%,2013-2016年合格率分别为83.43%、96.55%、97.38%和98.03%,其中2013年合格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35,P<0.001);4年全项指标合格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78.95%、87.18%和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5,P<0.001);4年2 345份集中式消毒餐(饮)具的感官、游离性余氯、致病菌四项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0%,大肠菌群、烷基(苯)磺酸钠合格率分别为94.46%、99.79%;圆碗、茶杯、圆碟、饭匙、筷子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0,P>0.05)。结论 深圳市集中式消毒餐(饮)具消毒效果总体符合相关要求,但仍存在卫生问题,需持续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
  • 谢朝云,熊 芸,孙 静,胡 阳,杨忠玲,杨 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46-64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调查分析某医院导尿管相关性尿路MDROs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监测的1 668例患者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MDROs感染73例,发生率为4.38%。导尿管相关性尿路MDROs感染主要影响因素是入住ICU、留置导尿管时间长、换管次数多、采取机械通气、规范采取导尿口消毒护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种数多、联用抗菌药物,其中规范导尿管口护理是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结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MDROs感染主要与侵入性操作、交叉感染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规范导尿口护理可减少MDROs感染。应严格掌握导尿指征,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评估,尽量减少不必要保留尿管,留置导尿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范尿管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张乐研,闫丽红,杨 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50-65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感染丝状真菌临床分布特点,为真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丝状真菌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调查确认38例丝状真菌感染,有50%菌株分离自痰液标本,表明呼吸道感染占主导;其次是耳内和眼角膜感染,分别占28.95%和13.16%。丝状真菌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呼吸科、高干科、眼科及耳鼻喉科。检出的菌种为曲霉菌属和毛霉菌,以及部分链格孢菌和镰刀霉菌等。结论 丝状真菌感染涉及感染部位和病原种类较多,诊治难度大,应加强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技术培训。
  • 韩秀峰,胡志东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53-65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红桥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HTSS〗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收集鲍曼不动杆菌78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1.0%,其次是咽拭子,占10.2%;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为主,分别占41.6%、23.4%。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55%、4.34%;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氨曲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分别为62.71%、35.89%;对其他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在20.0%~35.0%之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美罗培南连续6年间耐药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15种抗生素6年间的耐药率变化均差异明显(P<0.05)。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由2010年的5.58%和5.58%上升到2015年的10.42%和14.58%。连续6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总检出率为15.5%,各年度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性用药,可选择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尽量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侯齐书,叶继锋,杨莲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57-65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83例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发型患儿常为足月儿,早发型常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患儿反应低下、硬肿、喂养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晚发型;晚发型组肺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早发型组;早发型败血症病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主,晚发型败血症病原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应根据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在临床特点及病原分布差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周 凯,吴 鹏,胡 静,徐 飞,王晓卫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60-66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为防控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确诊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82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阳性菌株的血清分型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发生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儿以年龄在30 d内最多,占54.9%;有53.6%的患儿来自新生儿科,20.7%患儿患有血液肿瘤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以O142K86、O126K71、O44K74、O127K63、O55K59居前5位,其中以O142K86型最为多见,占24.4%。药敏试验显示,临床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8%和70.7%;头孢亚胺培南和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为敏感,敏感染率均达到了97.6%。结论 该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发病以新生儿及存在血液病等基础病患儿发病率高,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诱发化脓性脑膜炎。
  • 南 玲,刘 丁,黄庆宁,陈 萍,方清永,王 豪,成 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64-6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2例,发生术后感染9例,感染率为4.46%;住院天数、糖尿病、肥胖、吸烟、长期大量饮酒、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低体温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手术患者基础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做好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实施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
  • 综述
  • 丁晓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67-67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弟强,张娟胜,王国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75-67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方法
  • 莫婉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79-68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采样方法对消毒后肠镜细菌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蠕动泵集液法和重力集液法2种不同采样方法检测消毒后肠镜上菌数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采样方法。结果 用蠕动泵集液法采样30条消毒后肠镜,检出14条肠镜上有菌生长,阳性率为46.67%;用重力集液法采样30条消毒后肠镜,检出4条肠镜上有菌生长,阳性率为13.33%。蠕动泵集液法对肠镜采样细菌的捕获率明显高于重力集液法,两组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镜消毒效果监测时,采用蠕动泵集液采样法可显著提高内镜细菌检出率,使肠镜消毒效果检测更接近真实。
  • 邓杏灵,黄晓燕,肖惠明,杜春梅,黄杰慧,姚向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81-68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解决眼科显微器械能自动化机械清洗问题,提高清洗效率,保证清洗质量,减少器械耗损。方法 针对眼科显微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器械个性化管理要求,设计专用的清洗固定架,应用于眼科显微器械的机械清洗。结果 使用专用清洗固定架机械清洗显微器械450件/h,清洗人员由6人减少到4人,器械基数配置由3 000多件减少至1 500多件;经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合格率均在99.50%以上;每月显微器械的平均报损数由62件下降至27件。结论 使用清洗固定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清洗质量,减少精细器械的耗损,满足眼科规模化手术的需要,降低清洗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 徐 莉,潘如胜,韩 可,陈晓伟,张运磊,滕 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83-68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对复用多齿器械的预处理效果。方法 将某手术室的复用多齿器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预处理方法中加用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流动水冲洗-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刷洗),比较2种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3.83%和81.68%,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33%和24.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氧化氢应用于复用多齿器械预处理浸泡环节,可明显提高复用多齿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隐血试验阳性率。
  • 医院消毒与灭菌
  • 郭素梅,李丽凤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84-68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与聚维酮碘消毒液在骨科术前皮肤准备中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接受手术的骨科患者142例。根据皮肤消毒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联合手术薄膜、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消毒液联合手术薄膜,对比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部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6%;术后观察组皮肤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抑菌效果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在骨科术前皮肤准备中的消毒效果显著且持续时间较长,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许丽荣,赵清侠,李子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87-6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索特殊复杂器械的清洗模式,有效控制清洗过程中的薄弱点,不断提升清洗质量。方法 将回收的400件结构复杂、有干涸污渍的器械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件,对照组和试验组器械在进入全自动清洗机前,均采用在15~30 ℃温水中浸泡5 min,然后对照组用毛刷或牙刷刷洗,试验组采用用毛刷刷洗后,再用自动蒸汽清洗喷头冲洗,随后将2组器械均放入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比较2种方法对复杂器械预处理后洁净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清洗质量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机之前,器械的预处理尤为重要,采用手工刷洗和自动蒸汽清洗装置相结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特殊器械的清洗效果。
  • 吴燕君,范梅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89-69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方法 选择胫腓骨手术盒装外来器械90套,将器械盒和钳类器械分别分为手工清洗组、喷淋清洗组和手工+喷淋清洗组3组,每组各30套;将管腔器械、螺钉、钢板分为手工清洗组、超声清洗组和超声+手工清洗组3组,每组各30件。结果 目测器械盒和钳类器械3组清洗方法结果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血试验:钢板3种清洗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钳类器械、螺钉、管腔器械3种清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经过分类清洗能达到满意清洗效果,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 医院感染控制
  • 王 鹏,喻玲丽,古力夏提·伊 明,韦 艳,丁丽丽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91-69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肺部感染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住院新生儿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住院新生儿患者1 199例,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3.75%。在45例感染患儿中,有29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感染患儿总数的64.44%,有75.86%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自痰液。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仅对碳青霉烯类和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全部敏感。结论 该医院住院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高,且其耐药严重,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和药敏试验,合理规范用药。
  • 卫生防疫消毒
  • 岳立达,高 扬,王德喜,柳佳春,朱 瑞,刘啟楠,李 强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93-69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西区餐饮业餐饮具卫生状况,为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西区2011-2013年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餐饮单位总体合格率为61.4%,相比2011年,2012和2013年合格率显著提高;集体食堂、学校食堂和大型餐饮店合格率相对较高,中小型餐饮店合格率相对较低;餐饮具样品监测情况:3年共检测样品42 974件,合格率为80.8%,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型餐饮店合格率最高,其次是集体食堂和学校食堂,最低为中小型餐饮店;一、四季度合格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结论 河西区餐饮业卫生状况逐年改善,应进一步加强餐饮单位尤其是中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力度,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消毒监测
  • 周小燕,雷 军,黄紫艳,翁美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95-69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 方法 对丽水市莲都区内365所托幼机构室内空气、手和物体表面的细菌采样,以及紫外灯辐照强度等项目进行采样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间共检测2 679份,总消毒合格率为80.89%。其中2001年合格率最低,2005年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00,P<0.001);公立托幼机构检测平均合格率为85.46%,私立托幼机构为84.50%。结论 丽水市莲都区托幼机构消毒合格水平总体仍较低,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李振虎,华 琴,马广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97-69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夏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提高消毒管理质量。 方法 采用规范方法,对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操作台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器械及使用中消毒液以及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强度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5年共采样2 319份,合格2 175份,总合格率为93.79%,2011-2015年合格率依次为87.83%、90.77%、94.30%、97.05%和97.98%,室内空气、操作台表面、医护人员手、灭菌物品器械、使用中消毒剂和紫外线消毒灯合格率分别为89.22%、96.56%、86.96%、98.03%、97.35%和95.5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和其他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8.36%、94.27%、93.25%、87.41%和93.25%。 结论 西夏区村卫生室消毒合格率较低,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应从制度落实、人员培训、效果监测评价及预警报告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
  • 褚秀娟,李 颖,时影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699-70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上海市长宁区月子会所传染病管理和消毒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科学规范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和ATP荧光检测仪现场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上海市长行区月子会所未能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管理制度,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消毒方法不规范,人员资质参差不齐,不同环节采样检测结果总合格率为72.72%。结论 亟需制订月子会所传染病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硬件及人员建设,防止传染病会所内发生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聚集、传播和扩散。
  • 信息交流
  • 沈 瑾,王佳奇,段弘扬,姚孝元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701-70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宋茂芳,常洪美,韩 燕,龚攀龙,刘 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07): 703-70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07.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