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10-15
  

  • 全选
    |
    实验研究
  • 张 铮,陈 飒,张 改,赵 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897-90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 7658.2017.10.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利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对模拟染菌载体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和机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双悬浮探针对空气等子体的电子温度以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对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细菌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空气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符合放电区>余辉区>远程区的趋势;不同载体材料表面灭菌效果顺序与材料的亲水性一致;对数生长期的菌体比稳定期更容易被等离子体杀灭;有机污染物浓度增大,灭菌效果减弱;扫描电镜结果证实细菌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内容物逸出。结论 等离子体灭菌过程是由各种活性粒子协同作用对细菌细胞造成破损的结果,而自由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紫外光仅起辅助作用。
  • 于 龙,李 娜,靳爱军,张 柯,胡凌飞,李亮亮,曹 杰,于 洋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02-90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灭活效果。方法 使用气溶胶发生器在密闭气溶胶暴露柜内分别发生细菌和病毒气溶胶,采用六级Andersen采样器采集柜内空气,评价该空气消毒机对人工发生的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灭活效果。结果 该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噬菌体PhiX174气溶胶的净化效率(除菌率)分别为99.98%、99.98%和99.95%。结论 该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密闭空间内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灭活效果较好。
  • 郑吟秋,王云川,何 媛,赵兴平,代 青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05-90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5种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设施设备选择合适的液体消毒剂和消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消毒试验法,分别比较5种常见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两种不同载体生物指示剂的浸泡消毒效果。结果 0.2%过氧乙酸在10 min内能够完全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2%过氧化氢对芽孢悬液和芽孢试纸条的杀灭时间分别为10 min和5 h;混合季铵盐(5%~10%)和1% 的84消毒液作用5 h能够有效消毒;10%新洁尔灭在5 h内无杀灭效果。结论 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浸泡消毒效果好于其他3种化学消毒剂,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废液浸泡消毒应优先选择这2种消毒剂。
  • 陈天林,李 旦,吴 攀,邓先群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09-91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条件下Ⅱ级生物安全柜操作台面不同部位细菌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进行监测,设无实验者操作动态组、有实验者操作动态组,选取生物安全柜中5个监测点,在开始测试后30、60 min时间段进行空气沉降菌监测。结果 在生物安全柜无实验操作的动态运行条件下,靠近操作面区域的菌落总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靠近中部和内角区域的菌落总数随时间推移无显著增加。在生物安全柜有实验员进行正常操作的动态运行条件下,靠近操作面区域和左侧内角污染物存放区域的菌落总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靠近中部和内角洁净物品存放区域的菌落总数随时间推移无显著增加。 结论 为避免Ⅱ级生物安全柜中的环境污染样品,要尽可能将实验操作部位设置在靠近生物安全柜内的中心区域。
  • 龚 林,刘小丽,许慧琼,梁建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12-91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armA基因分布情况,探索armA阳性菌株与耐药性的关系及其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51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PFGE)分析armA阳性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HTSS〗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2%和54.9%,armA基因阳性率为23.5%,armA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均耐药;12株携带armA基因菌株主要分为5型,无明显优势菌株。结论〖HTSS〗产16S rRNA甲基化酶armA的阴沟肠杆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应加强对该基因监测,合理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
  • 汤佳鹏,金 伟,徐丽华,吉宏伟,赵 育,李家颂,王庆卿,黄知果,郭 杰,姜正林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15-91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筛选能够有效杀灭氦氧饱和潜水舱室中真菌的消毒剂。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测定4种常用消毒剂对氦氧饱和潜水环境中分离的9株真菌的杀灭效果。利用综合评分法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消毒剂以及最佳的处理时间。 结果 0.3%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溶液消毒效果最好,作用10 min对真菌杀灭对数值均达到3以上,最佳消毒处理时间为30 min;其次为0.2%醋酸氯已定溶液;0.4%苯扎溴铵溶液和0.4%过硫酸氢钾溶液对真菌消毒基本无效。结论 0.3%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溶液处理30 min具有良好的杀真菌效果,能够用于氦氧饱和潜水舱室的真菌消毒。
  • 董 锟,张 璟,申艳琴,张 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19-92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一种中草药皮肤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抑菌剂抑菌效果及其毒性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作用2 min和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50%,作用10 min后对各试验菌的抑菌率大于90%;37 ℃条件下原液存放3个月后,抑菌作用与存放前基本一致;皮肤刺激性指数为0.33;皮肤致敏率为0,未见红斑、水肿等变态反应。结论 该抑菌剂抑菌效果较好,性质稳定,对人体无刺激。
  • 葛冬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22-92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邻苯二甲醛(OPA)与酸性氧化电位水(AEOW)对软式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实验方法,观察两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并对使用中相关参数作出评价。结果 用浓度为5 500 mg/L的OPA消毒,胃镜表面消毒全部合格,内腔消毒合格率为98.57%;对肠镜表面消毒,其表面与内腔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13%。用AEOW分别对胃镜和肠镜消毒,其表面和内腔消毒效果合格率均低于OPA组。结论〖HTSS〗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的效果好于酸性氧化电位水,内镜的内腔比内镜表面消毒更困难。
  • 调查研究
  • 张卓娜,邱 天,罗 嵩,杨艳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25-92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化学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应用现状。方法 对2009-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1 435件消毒剂的基本情况、消毒有效成分种类和使用频率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1 435件消毒剂中应用的有效成分66种,其中碘类、氯类、醇类及胍类4类消毒有效成分总使用频率较高,在15.7%~28.0%之间。结论 消毒有效成分是消毒产品的核心原料,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对消毒产品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 谈 智,田 野,孙 巍,范晶晶,张 伟,陈越英,吴晓松,王 嵬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28-93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和耗材使用情况,为规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147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程序进行调查。结果 各级医院都存在医疗器械清洗程序及使用耗材不合理情况,导致清洗后仍有不同程度污渍残留,器械损耗率较高。结论 在保湿预处理、分类清洗、润滑剂的使用等方面,所调查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程序与现行行业标准存在差距,存在灭菌隐患。
  • 陈亚飞,王 琇,范 颖,刘文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32-93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吉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吉林省62所医院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结果 平均每家内镜室有洗消人员(3.58±1.74)名,其中有专职洗消员的内镜室占62.90%,人均每日清洗内镜数量为(24.01±15.61)条。58.06%的医院使用2%戊二醛,38.71%的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OPA),所有内镜室均使用多酶洗液,但能够做到多酶洗液一镜一换的内镜室占66.13%。全自动洗消机配置率为35.48%,超声波附件清洗器的配置率为66.13%,干燥设备的配置率为72.58%,且三级医院的配置率高于二级医院。所有医院均能做到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所有三级医院均能做到每周消毒储存环境。结论 虽然吉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在人员培训、设备配置、洗消细节的执行上存在很多问题,医院及内镜室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力度,促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的执行。
  • 侯艺蕾,邹翠美,杜龙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36-93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综合医院2011-2016年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65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居前4位,共520株,占检出总数的79.03%。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对4种主要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总数的50.19%。结论 该医院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呈现普遍耐药,多重耐药菌占50%,应注意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强化耐药菌监测。
  • 余方宇,黄丹红,沈群核,徐颖鹤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39-94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VAP发生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398例,发生VAP102例,VAP发生率为25.63%。多因素Logistic 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慢性肺疾病病史、昏迷、机械通气时间≥7 d、误吸物、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及脱机失败后再次行气管插管等因素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 刘福清,韩建宁,孙银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42-94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石嘴山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 依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方式,对宁夏石嘴山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58家。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成立了感染监控小组,均为兼职人员;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持证人员占31%;70%以上人员掌握了医疗对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对于医院感染概念的掌握最差,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知晓率仅为18.57%;各机构都建立了消毒供应室,灭菌装材料总合格率最高,为46.6%;合格率最低的是环境生物监测,为27.6%。结论 该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距离标准存在差距,应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消毒供应室规范准化,强化监督指导。
  • 袁玉竹,谭惠月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45-94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8月6日的167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 674例患者中,621例使用抗菌药物,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0%,其中治疗用药者所占比例为46.54%,预防用药者所占比例为38.00%,治疗+预防用药者所占比例为15.46%。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19.48%,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72.38%。本次调查共检出病原菌48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83%。排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应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 于 洋,邵显姝,杨卫萍,佟克钢,范 捷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49-95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大型教学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相关资料。结果 〖HTSS〗2013-2015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121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咽部分泌物和尿液,构成比依次分别为75.21%(91株)、14.05%(17株)和6.61%(8株);阳性标本来源科室主要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构成比依次分别为28.93%、28.10%和5.79%。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平均达到70%,且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其对抗菌药耐药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加强呼吸道感染防控和控制抗菌药物使用为主要防控措施。
  • 许 渝,徐润琳,王文娟,汪小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53-95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 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16年9月1日的住院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实际调查住院患儿1 020例,发生医院感染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47%,例次感染现患率为1.57%。现患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血液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科和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现患率依次为9.09%、4.17%和3.7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率较高,分别为 43.75%和25.00%。调查当日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10%,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标本送检率为69.49%。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以血液肿瘤科为高发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应强重点科室感染管理。
  • 林凌洁,张丹如,张玲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55-95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PICU住院期间发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通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以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调查对象中,MDR-GNB组62人,非MDR-GNB组71人。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机械通气、院内感染、烧伤或电击伤以及前期不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为MDR-GNB感染的危险因素。MDR-GNB感染患儿住院时间(t=4.3,P=0.000)和住PICU(t=5.1,P=0.000)时间均显著延长,死亡率明显高于非MDR-GNB组(χ2=4.1,P=0.047)。结论 PICU内MDR-GNB感染患儿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预后差,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 专题报告
  • 张文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59-96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 杰,陈昭斌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63-9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 倩,陈昭斌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66-96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毒监测
  • 张 萍,李文毅,刘北星,韩 飞,时慧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69-97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梁溪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梁溪区72家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按GB15982-2012分析。 结果 72家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4.16%,公立医疗机构(96.42%)高于民营医疗机构(91.5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58%)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91.18%);一级医疗机构(95.56%)、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95.39%)高于普通诊所(89.66%)、口腔诊所(91.18%)和医疗美容机构(90.48%);各监测项目消毒质量合格率中(室内空气94.06%、医护人员手89.01%、环境物表97.73%、使用中消毒液100.00%、紫外线灯98.90%、医疗器械91.85%),医护人员手、医疗器械相对较低。 结论 梁溪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相对偏低,建议加强监督管理;医护人员手、医疗器械消毒应重点关注。
  • 何国桓,吴晓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71-97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茂名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城区35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检查。结果 2015年共采样1 108份,合格1 095份,合格率98.83%;各监测对象中,空气消毒合格率为96.58%,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5.65%,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8.90%,医疗器材、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消毒后内镜、医疗机构污水和治疗用水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茂名市各类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总体较好,应加强空气、手卫生、物体表面的质量管控。
  • 医院消毒与灭菌
  • 邱颖婕,杨 丽,徐 蓓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73-97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3种消毒剂用于献血者皮肤消毒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100名献血者,将同一人的同侧手臂内侧分为3个区域,分别使用不同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使用2%碘酊+75%酒精脱碘方法消毒后菌落数为(0.56±0.03) cfu/皿,合格率为97.0%;含0.55%碘伏的棉棒消毒后菌落数为(0.89±0.05) cfu/皿,合格率为96.0%;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后菌落数为(0.38±0.03) cfu/皿,合格率为98.0%;3种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消毒剂均可达到皮肤消毒效果标准要求,使用0.55%碘伏的棉棒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操作更为简便,适用于献血者皮肤表面消毒。
  • 刘延一,曾凤梅,刘玉苗,杨俊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75-97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使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应用于医院心电监护仪表面的清洁效果。方法〖HTSS〗 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使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手术室、血透室、内科和外科等重点科室的心电监护仪进行洁净度检测,比较干预前后心电监护仪的清洁质量差异。结果 干预后总清洁达标率为74.00%,总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54.88%(χ2=4.827,P<0.05)。其中备用心电监护仪清洁达标率由干预前的28.21%提高至54.55%,清洁效果明显提高(χ2=4.155,P<0.05);使用时间>4 d的心电监护仪清洁达标率由40.00%提高至88.89%,清洁效果明显提高(P<0.05)。结论 ATP荧光检测法对于提高医院备用或使用时间较长的心电监护仪清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监测方法。
  • 欧少青, 张恒晖,曹少娟,黄艳晖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77-97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选择适合投入使用前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分别应用手工刷洗、全自动机械喷淋、超声清洗+手工刷洗3种清洗方法对平面、有齿和管腔类新器械进行清洗,用10倍放大镜检查清洗效果。结果 平面类新器械用3种方法清洗合格率无明显差异;有齿和管腔类新器械用全自动机械喷淋清洗合格率低于用手工刷洗或超声清洗+手工刷洗法。结论 采用手工刷洗或超声清洗+手工刷洗清洁结构复杂的新器械,可提高清洗效果。
  • 医院感染控制
  • 周 聪,张 慧,胡 娟,刘亚隽,申春梅,沈 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79-98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奇异变形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2015年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奇异变形杆菌226株,主要来源于尿液(45%)、痰液(22%)和脓液(16%)。2012-2015年奇异变形杆菌ESBLs阳性率分别为22.5%、43.5%、28.6%和51.7%,呈总体上升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 菌株。奇异变形杆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头孢美唑(<3%)。结论 随着ESBLs株检出率上升,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呈现上升,应加强对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监控,科学合理用药。
  • 杨 滢,方 旭,卯升嫚,杨晋红,王志荣,熊 辉,宋小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81-98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某综合医院2016年4月19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2 483例,发现医院感染107例、117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31%、例次现患率4.71%;发现社区获得感染465例、482例次,社区感染率18.73% 、例次感染率19.4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和血液科;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社区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儿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11%,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70.06%),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例分别为21.49%和8.45%;89.68%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54.93%。结论 现患率调查可方便快捷并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的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 付 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84-98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改善环境、新生儿被服洗消流程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措施对新生儿脓疱疹感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医院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脓疱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同时抽样监测该科室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效果和手卫生依从性等项目在干预前后的数据变化。结果 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院内感染率从2014年10.30%降至2015年的2.00%;环境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从72.94%上升至98.21% ;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合格率从77.78%上升至98.89%;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从75.00%上升至93.75%;产妇(含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从28.56%提升至85.31%。结论 采取控制病房温度、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质量和手卫生依从性等干预措施,可降低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率。
  • 杨运彩,周君琳,昌建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86-9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医院泌尿系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接受尿道插管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发现876例尿道插管住院患者中发现532例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例,感染发生率为60.73%。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32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杆菌351株、革兰阳性球菌116株和真菌65株,构成比分别为65.98%、21.81%和12.22%。居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耐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真菌耐药率均比较低。结论 接受尿管插管住院患者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谱广,应加强耐药菌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张培金,闵琦芬,刘协萍,吴一雄,胡辉东,张明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89-99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骨科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发生与构成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收集2001年后公开发表的有关骨科患者HAI的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计算合并的HAI发生率和构成比。结果 共有33篇文献纳入研究,统计期内共报道156 447例骨科住院患者,诊断为HAI的4 817例。各研究间HAI汇总后发生率为4.0%(95%CI为3.6%~4.4%)。2004-2010年HAI发生率4.1%(95%CI为3.0%~5.3%),2011-2015年4.0%(95%CI为3.5%~4.5%)。感染部位构成比中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手术部位32.08%、呼吸道31.20%、泌尿道15.79%、皮肤软组织5.72%和胃肠道5.22%。结论 骨科患者HAI发生率为4.0%,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和呼吸道为主,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
  • 卫生防疫消毒
  • 陈小英,徐 明,朱光锋,马 晓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92-99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市六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状况。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托幼机构室内空气、教职员工手、环境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以及餐具的大肠菌群数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6年共监测托幼机构62家,其中公办机构43家,民办机构19家。采集1 208份,合格927份,总合格率为76.74%。公办机构监测合格率为73.32%,民办机构合格率为8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办机构空气、教职员工手、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均高于公办机构。结论 宁波市市六区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状况需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手卫生的消毒意识较薄弱。
  • 孙秀芬,张志燕,赵锦娜,段海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94-99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开展消毒质量监测,掌握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的本底资料, 为做好托幼机构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青岛市市南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结果 统计期内共采样 1 798份,合格1 669份,合格率为92.82%。各年度合格率依次为88.40%、91.99%、95.85%、96.01%。各项目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紫外线灯、餐具合格率依次为 89.22%、93.24%、85.05%、 92.64%和99.12%。结论 青岛市市南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较好, 室内空气和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尚存在薄弱环节。
  • 短篇报道
  • 庄玉梅,姚 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10): 996-99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7.10.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