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扫一扫,关注本刊公众号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组织机构
所获荣誉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专家介绍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9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5-15
全选
|
实验研究
Select
苯扎氯铵对儿童导尿管内壁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
赵 璐,赵 旭,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张志勤,周 云,王喜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21-32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苯扎氯铵溶液会阴护理对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技术,观察在某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使用苯扎氯铵溶液会阴护理对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结果
试验组使用浓度为1 000 mg/L苯扎氯铵溶液护理留置尿管患儿,导尿管相关感染率为8.0%;对照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护理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相关感染率为16.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试验组生物膜形成率为16%,对照组生物膜形成率为20%。2组患儿留置导尿10 d的尿管管壁均能观察到成熟生物膜的形成。
结论
苯扎氯铵溶液作为留置尿管局部护理消毒液可以延缓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尿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速度。
Select
三种高效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比较研究
冷红英,王 玲,徐 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25-32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高效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和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实验室杀菌效果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
结果
浓度为17.6 g/L戊二醛、4.4 g/L邻苯二甲醛和1.5 g/L过氧乙酸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杀灭对数值均>5.0;上述戊二醛作用4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10 min、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均>5.0;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作用5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5.0;戊二醛作用12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420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1 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5.0。上述浓度的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循环全消毒周期,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和现场消毒效果均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
结论
3种高效消毒剂均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和细菌芽胞,均可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上有效消毒消化内镜达到消毒要求,杀菌速度过氧乙酸最快,邻苯二甲醛次之,戊二醛最慢。
Select
臭氧消毒柜对不同材料表面消毒效果的研究
陈梦曦,李欣洋,代黄梅,张遵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29-33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臭氧消毒柜对不同载体表面的消毒效果,为臭氧消毒柜的开发应用及消毒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观察臭氧消毒柜对玻璃、塑料、不锈钢和棉布载体表面污染菌的杀灭效果。
结果
在消毒机箱内压强为50 kPa的条件下,臭氧浓度为6.94 mg/L、作用50 s后,对玻璃、塑料和不锈钢载体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臭氧浓度为8.33 mg/L、作用60 s后,对包括布片在内所有载体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
结论
在试验条件下,该臭氧消毒柜对4种材质表面污染的大肠杆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对光滑硬质表面上细菌更容易杀灭。
Select
外来器械灭菌参数的观察与分析
袁 园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32-33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利用数字化定量工具测试外来医疗器械灭菌参数,探索器械灭菌的风险因素和解决方案。
方法
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探头检测灭菌过程中外来医疗器械不同部位的温度时间参数。
结果
外来医疗器械的不同部位在灭菌过程中达到灭菌温度的时间先后不一致,特定部位出现升温延迟。在不同的灭菌周期中,某个部位的升温延迟程度是有规律的。
结论
器械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升温延迟的程度不同;延长灭菌时间后,可以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并满足灭菌需要的时间。
Select
一种三氯羟基二苯醚抗菌洗手液的消毒效果及毒性研究
蔡 标,戴陈伟,辛及娣,刁慧敏,陈 童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35-33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成分的抗菌洗手液的消毒效果及其毒性。
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抗菌洗手液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结果
用浓度为2 100 mg/L三氯羟基二苯醚的该抗菌洗手液原液浸泡作用1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均>3.0。用该抗菌洗手液原液擦拭消毒1 min,对手部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89。该抗菌洗手液对小鼠急性口服LD50值>5 000 mg/(kg·bw),对豚鼠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
结论
该抗菌洗手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
Select
无醇双胍手消毒液在医院CSSD应用效果观察
孙志红,陈焕英,郑桂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38-33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手消毒液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人员手消毒效果。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现场调查法,对该双胍类手消毒液用于医院CSSD人员手消毒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观察。
结果
该手消毒液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5 300 mg/L,为不含醇的水溶液。用该手消毒液原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用该手消毒液原液擦拭消毒双手,对手上自然菌杀灭对数均值>1.00。经调查,医院CSSD使用者均觉得手感满意。
结论
该双胍类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对CSSD人员手消毒效果符合卫生手消毒要求,手感满意。
Select
两种采样方法对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监测结果比较分析
赵 杨,许 明,王秋芸,王伟娜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40-34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沉降法和撞击法在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监测结果,分析2种采样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沉降法和撞击法分别对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室内空气中细菌数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73间不同级别洁净手术室内空气监测结果表明,平板沉降法监测细菌总数为0~215 cfu/m3;撞击式采样器法监测细菌总数范围为0~453 cfu/m3,2组细菌总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监测方法所得数据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2组间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
结论
撞击采样器采样法对空气中细菌捕获率高于平板沉降法,但2组采样方法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无明显差别。
Select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谢朝云,蒙桂鸾,熊 芸,李远珺,杨忠玲,陈应强,杨 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43-34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会阴侧切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
在调查的1 617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发生率3.59%。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8 h时、生殖道炎症、糖化血红蛋白>7%、胎膜早破、血清白蛋白<30 g/L等因素构成糖尿病孕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切口感染防控措施。
Select
四种常用消毒剂对婴儿暖箱的消毒效果观察
张志沛,胡湘玉,郭首兵,常慧峰,郭 维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46-34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4种医院常用消毒剂对婴儿暖箱的消毒效果。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碘伏、复合碘、复合双链季铵盐和84消毒剂4种常用消毒剂消毒婴儿暖箱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本研究观察的4种消毒剂中,只有碘伏和复合碘消毒剂对婴儿暖箱内外壁擦拭,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结论
经各种性价比分析,以复合碘消毒剂作为婴儿暖箱消毒较好。
应用研究
Select
《医疗卫生用品辐射灭菌消毒质量控制》实施情况调查
谈 智,徐 燕,王 玲,范晶晶,王春雷,陈学良4,吴晓松,李 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48-35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GB 16383-2014《医疗卫生用品辐射灭菌消毒质量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为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收集的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结果
辐射灭菌企业与检测机构对标准的知晓率分别为92.86%和83.33%,接受标准宣贯的培训率分别为0%和23.33%;辐射灭菌企业对条款适用性的认可度为64.29%~92.86%,对部分条款合理性认可在“可接受”程度以上的达100%,其他部分条款合理性认可在“可接受”程度以上的占64.29%~85.71%;检测机构对相关条款适用性与合理性的认可在“可接受”程度以上的达100%。
结论
标准宣贯与培训不够,需要加强宣贯培训;加强多部门合作,适时修订,提高标准的协调性、适用性。
Select
某综合性医院2016-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曹 洋,刘 坤,纪少博,杨雪松,石 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52-35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科室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耐药情况。
结果
2016-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37%、2.17%和2.62%,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医院感染现患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大致呈“U”型分布,但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医院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ICU)和儿科;感染部位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器官/腔隙)和泌尿道,分别占28.33%、25.00%和15.00%。检出病原菌前5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6-2018年耐药菌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人群为儿童和老年患者,重点科室为ICU和儿科,需重点关注下呼吸道感染和手术部位(器官/腔隙)感染,加强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措施落实。
Select
医用织物洗涤机构消毒质量综合调查报告
段 伟,张书岭,郝学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56-35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制定医用织物感染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现场查看方法,对山东济宁市辖区开展医用织物洗涤业务的68家洗涤机构医用织物的消毒质量与环境卫生学进行综合监测与评价。
结果
共采集环境各类样品6 638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60.02%。采集监测洗涤后清洁医用织物样品1 983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4.50%。不同洗涤机构类别以及不同规模社会化洗涤企业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清洁医用织物合格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社会化洗涤服务企业监测合格率高于医疗机构洗衣房。
结论
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差,应加强重点环节的有效行政监管。
Select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朱秋丽,卫 菊,胡 丹,陈海威,车咏梅,孙 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59-36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28例下呼吸道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
从228例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CRAB 228株,其中确诊下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占39.9%;下呼吸道定植病例137例,占6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6个月有住院史、入住ICU、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等因素构成CRAB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结论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入院前半年内有住院史、入住ICU和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Select
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车 莎,郝春霞,潘 玮,苏丹霞,李 伟,商临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62-36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6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564例,感染率为8.95%。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器官腔隙和泌尿道感染,分别占50.56%、30.34%和9.79%。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42.35%、33.33%和7.44%。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长、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天数是构成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导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感染有多种危险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
Select
某院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李新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65-36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普外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普外科2017年度9 872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该医院普外科9 872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5例,感染率为1.06%。经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BMI≥24、急诊手术、手术切口长度≥10 cm、手术Ⅲ类切口等因素是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独立因素。
结论
普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有多种因素影响,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Select
某妇幼保健院儿科大肠埃希菌分布与耐药情况调查
吴 春,吴学礼,陈永香,陈绵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68-37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儿科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该院儿科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728株,检出率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新生儿科、呼吸内科和肾内免疫科;主要分离自尿液、痰液和血液等标本,2015-201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依次为 37.2%、48.3%和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组中检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新生儿组,其中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唑啉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最低,但已有4株耐药菌株检出。
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该院儿科细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已有耐碳青霉烯菌株检出,需引起临床重视。
Select
上海市部分医院医用织物鲍曼不动杆菌污染情况调查
黄绿斓,朱仁义,葛忆琳,江 宁,季晓帆,田 靓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71-37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医用织物鲍曼不动杆菌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上海市部分医院医用织物进行采样和鲍曼不动杆菌检测。
结果
本研究从上海市8所医院共采集医用织物标本357份,鲍曼不动杆菌检出阳性67份,阳性率为18.77%。鲍曼不动杆菌阳性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患者直接接触医用织物高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外送消毒高于医院自行消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科和外科医用织物中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的风险均高于重症监护病房(ICU)(P<0.001),患者直接接触医用织物风险高于医护人员(P=0.018),医用织物外送消毒风险高于医院自行消毒(P<0.001)。
结论
医用织物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医用织物在内外科、外送消毒处置中都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Select
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中应用对比分析
薄天慧,陈 勇,韩 黎,刘 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74-37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和美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差异,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
采用中美两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中国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作对比分析。
结果
调查当日共有住院患者975例,依据中国诊断标准确诊感染患者2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其中包括血管插管相关感染率为1.8%,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为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3%。依据美国诊断标准确诊医院感染患者3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其中包括血管插管相关感染率为3.0%,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为3.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1.7%。2组医院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研究跟据中美两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进行的横断面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elect
老年患者骨关节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研究
蓝玉清,肖诗梁,管海宁,张桂清,罗 锋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77-38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骨关节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Whonet数据处理软件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骨关节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监测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院骨关节术老年患者638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2%;共分离出病原体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34.9%、61.9%和3.2%。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患者长期吸烟、住院时间≥15 d、并发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身麻醉、手术时间≥3 h、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导尿管和机械通气均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长期吸烟、住院时间≥15 d、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身麻醉和使用糖皮质激素为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老年骨关节手术患者病原菌及肺部感染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
综述
Select
二氧化氯水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与消减研究进展
刘宇鹤,吴明松,周秀艳,徐 勋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80-38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题报告
Select
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徐 燕,吴晓松,王 玲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84-38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染控制
Select
生育“二孩”的疤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张慧娴,励 华,周利娜,叶洁梭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88-39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生育“二孩”的疤痕子宫女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育“二孩”的疤痕子宫产妇1 4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 498例产妇中共有7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81%;感染组和未感染组2组产妇在年龄、BMI指数、和第1胎的间隔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阴道或肛检的次数、胎膜早破、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接台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以及产妇合并生殖道感染等各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指数>25 kg/m2、手术时间>60 min、阴道检查或肛门检查次数>3次、胎膜早破、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过程中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以及产妇合并生殖道感染等是生育“二孩”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生育“二孩”的疤痕子宫女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Select
2015-2017年某综合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
李卫华,杨杜鹃,刘 芬,陈 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90-39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职业暴露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
方法
对某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84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人群分布、科室分布、暴露方式、暴露环节及暴露源分布、处置随访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职业暴露的人群以护士为主,占50%。职业暴露的科室前5位是手术室、口腔科、急诊科、体检科和内分泌科。职业暴露的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6.43%。职业暴露的环节以整理废物时最多,占33.33%;职业暴露的锐器以针具为主。暴露源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28.57%。暴露后紧急处置率和随访率均为100%,预防性用药率34.52%,无人发生感染。
结论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培训,既要全院培训,又要重点科室重点培训。针对高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或流程,严格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
消毒实践
Select
2015-2017年某医院老年科病房卫生消毒质量监测
沈天珍,黎燕婷,黄文灵,麦淑绮,叶学远,冯建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93-39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老年科病房消毒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工作。
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老年科病房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
共采样检测1 128份,合格833份,平均合格率为73.8%;消毒后合格1 090份,平均合格率96.6%。老年科病房消毒后质量监测平均合格率明显高于消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692,P<0.05)。老年科病房消毒后病原菌检出率(5.0%)明显低于消毒前(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00,P<0.05)。
结论
该医院老年科病房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6.6%,还应重点加强目标性监测和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和管理水平。
Select
提高硬质容器包灭菌后冷却效果的研究
刘树平,贾 慧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95-39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提高硬质容器包灭菌后冷却效果。
方法
选取重量为6~11 kg的5组手术器械,将这5组器械分别按照常规组和改进组流程各灭菌50批次(每组器械灭菌10次),并对硬质容器包灭菌后特定时间点(0 min、30 min、1 h、2 h、3 h、4 h、8 h、24 h)的冷却情况进行观察、称重。
结果
改进组硬质容器包冷凝水含量在以上8个时间点均未超过EN868-8关于冷凝水含量计算要求的0.2%,在灭菌结束冷却3 h之后,无肉眼可见水分,湿包率为0。而常规组在灭菌后3 h内湿包率高于改进组。
结论
通过对器械装配、灭菌装载、冷却时间等环节的正确干预,提高了硬质容器包的冷却效果,保证了灭菌质量。
Select
一种季铵盐消毒巾对物体表面滞留消毒效果研究
张宇晔,高 静,黄世昌,许慧荣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97-39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滞留消毒效果,以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打包台表面消毒频次。
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季铵盐消毒巾擦拭CSSD打包台表面滞留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
结果
该医院CSSD打包台面污染超标率达85%以上。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30 s后,依据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使得打包台面卫生质量合格率达到82%;消毒后1、2、3 h,卫生质量合格率仍维持在73%、53%和43%。
结论
CSSD打包台需要在每班次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巾擦拭消毒可保持CSSD打包台1个班次(3 h)的清洁质量合格率在50%左右。
Select
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消毒隔离措施改进报告
刘 天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5): 399-40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针对1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消毒隔离环节存在的薄弱处提供改进意见,为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提供经验。
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现场模拟消毒过程。
结果
采样检测肛拭子9份,诺如病毒阳性8份;环境采样6份,阳性5份;现场模拟消毒过程,发现消毒隔离环节存在多处问题。
结论
消毒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疫情扩散,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增强消毒隔离意识,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及个人防护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