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 全选
    |
    实验研究
  • 李 晔,陆 烨,蔡 冉,孙薇薇,胡国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61-56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 7658.2019.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载体压印法对物体表面和手表面细菌的采样效果,评估该方法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载体压印法采集物体表面和手表面细菌的采样结果进行评价,同时与传统的棉拭子涂抹采样法作平行比较。结果 棉拭子涂抹法和载体压印法对干燥物体表面细菌捕获率分别为35.48%和39.52%;对湿润物体表面细菌捕获率分别为45.79%和43.69%。物体表面消毒后采样对载体压印结果无影响。医院现场采样结果显示,载体压印法采样物体表面和手表面菌数超标率分别为17.50%和30.23%;棉拭子涂抹法采样物体表面和手表面超标率分别为10.00%和13.95%。结论 载体压印法对物体表面污染细菌采样捕获率与棉拭子涂抹法基本一致,载体压印法可用于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手表面细菌监测采样。
  • 张 伟,刘 华,商安全,王微微,胡丽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64-56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病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产生物膜菌种分布,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和人工制备生物膜方法,对4家医院血液病患者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产生物膜细菌的种类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共有1 153株病原菌纳入分析,分离自痰液、血液和尿液,构成比依次为40.5%、30.2%和10.4%。这些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构成比依次为62.8%、33.5%和3.7%;此3类细菌形成生物膜菌株的比例依次为41.0%、41.5%和88.4%。产生物膜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于非产生物膜菌株。结论 血液病患者易感部位为呼吸道和血液,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有41%以上菌株易产生物膜,多数真菌能产生物膜,产生物膜菌株耐药更严重。
  • 王 萍,丁晓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68-57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消毒剂与抗抑菌制剂中非法添加成分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建立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中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结果 通过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波长、样品量和缓冲体系的选择,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检测产品中利巴韦林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校正峰面积的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膏体剂型中20 μg/g和其他剂型中8 μg/g;方法定量限为膏体剂型中70 μg/g,其他剂型中30 μg/g,加标回收率在84.1%~105.9%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反转电流毛细管电泳法适用于消毒剂与抗抑菌制剂中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 申玉玺,游国静,陈 雯,杨 胡,杜吉腾,李淑云,黄 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71-57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5种消毒剂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对常用的5种化学消毒剂灭活新城疫病毒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0.625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12.5 mg/L的过氧乙酸,50 mg/L的次氯酸钠,25 mg/L的苯扎溴铵和5 mg/L的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作用10 min,均可有效灭活对悬液内新城疫病毒。结论 本研究5种常用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均可有效灭活新城疫病毒,鸡胚成纤维细胞可作为新城疫病毒的敏感细胞,用作消毒效果评价试验。
  • 李红云,吴 丹,李应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74-57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次氯酸钠(NaClO)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生物膜的杀灭效果及其金属腐蚀性。方法 将大肠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生物膜,用灭菌水、0.1%NaClO、0.5%NaClO和1.0%NaClO分别处理1 min及14 h;通过扫描电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于生物膜的杀灭效果和去除能力,同时还验证了不同浓度NaClO对金属的腐蚀性。结果 菌落计数结果表明单纯使用蒸馏水并不具有杀菌效果,使用1%NaClO杀菌效果最好。扫描电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1.0%NaClO不仅杀菌效果最好,同时去除生物膜的能力最强,但是1%NaClO具有轻度金属腐蚀性。结论 使用次氯酸钠可有效降低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中生物膜形成,1.0%NaClO对于生物膜的去除效果最佳,但是需要评估金属腐蚀性。
  • 刘 雷,杨 彬,苏冠民,董 非,孟 蔚,温宪芹,陈 璐,孙文魁,崔树玉,赵克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78-58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气溶胶对不同材质载体上细菌杀灭效果,为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过氧化氢气溶胶消毒器杀灭不同载体上细菌芽孢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以浓度为30 g/L过氧化氢溶液,按15 ml/m3喷雾后作用60 min,对不锈钢、棉布及玻璃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3.67、2.02和3.25;作用120 min,对上述3种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02、5.35和5.89。结论 过氧化氢气溶胶对不锈钢和玻璃载体上细菌芽孢杀灭效果好于棉布载体。
  • 孙文魁,杨 彬,苏冠民,孟 蔚,刘晓康,崔树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81-58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生物指示物抗力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存活曲线法,对某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生物指示物的抗力进行检测和验证。结果 在60 ℃恒温水浴条件下,用浓度为1.0 mol/L甲醛溶液进行作用,测得该生物指示物(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ATCC 7953)芽孢的D值为10.49 min、ST值为43.03 min和KT值为105.97 min。结论 该生物指示物的ST值和KT值经验证合格,其抗力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可行性。
  • 王曾妍,高兴莲,熊莉娟,曹熊晶,崔宇杨,何 钰,王 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84-58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含碘皮肤消毒剂启用后的存放使用期限。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浓度含碘皮肤消毒剂启用后存放于不同温度下的有效期限进行观察。结果 有效碘含量为10 g/L和5 g/L的聚维酮碘消毒剂,启用后带盖存放于37 ℃保存 7 d,消毒液内菌落总数不超标。用储存7 d的该消毒液对手术患者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均达到合格要求。结论 该聚维酮碘消毒剂启用后在37 ℃下存放期限以7 d为宜。
  • 朱建龙,熊自超,黄绍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86-58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9月-2018年8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中XDRAB的年龄分布、检出部位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DRAB检出率为67.9%,其中4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93.1%、下呼吸道占93.1%;XD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四环素等11种药物敏感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及复方磺胺等6种药物的敏感率<10%,对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58.3 %和100%;Logistic多因素分析,APACHEII评分≥20分、气管切开、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应用抗菌药物时间≥1周是患者感染/定植XDRA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症医学科XDRAB检出率较高、常见于40岁及以上患者的下呼吸道,仅对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较为敏感,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预防与控制。
  • 王茂莲,刘 芳,陈秀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90-59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二溴海因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某二溴海因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500 mg/L二溴海因消毒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浓度为1 000 mg/L作用10 min,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5.00;浓度为2 500 mg/L作用1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5.00。该消毒液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无刺激性且无致畸性,小鼠经口毒性LD50>5 000 mg/(kg·bw),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浓度为25 g/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原液密封储存于37℃条件下90 d,其浓度下降率<10%。结论 该二溴海因消毒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杀菌效果,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致畸性,属于无毒级物质。
  • 曹 洋,刘 坤,杨雪松,,许春娟,刘 燕,侯慧慧,张 伟,张 辉,季瑞凌,石 允,纪少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93-59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病房保洁员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在线调查问卷对2018年12月25-26日期间在岗的全部71名病房保洁员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该院保洁员工龄中位数为8个月,60%以上的接受培训频次至少2次/月。环境物体表面清洁频次、分区、工作流程及严禁重复浸泡的知晓率>90%。高度风险区域保洁员对高频接触表面日常清洁频次知晓程度明显低于中度风险区域保洁员(P=0.031),但对清洁消毒流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高(P=0.023)。47.89%的保洁员对使用后抹布的处理流程不明确,90.10%的保洁员了解床单元清洁消毒顺序原则,33.80%的保洁员不清楚消毒液配制比例。结论 保洁员环境清洁消毒知识知晓情况较好,对隔离知识掌握不足,保洁公司需细化标准操作流程,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
  • 应用研究
  • 游先容,许 航,黄小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598-60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18年1月-6月对2家医院的18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执行情况、依从性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仅为60.0%,不同年龄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知识平均得分88.2±7.8,不同年龄段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手部可见污渍时,戴无菌手套前,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排泄物或分泌物后等4种情况下依从率超过90.0%,而手从患者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前,饭前便后,洗手时长,合理的干手措施等4种情况下依从率低于60.0%。90.9%医护人员认为洗手池旁无干手设施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知识,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其可能的原因有洗手干手设施设备不完善、医护人员自身洗手意识差、工作繁忙和压力大等,应当增加洗手干手设施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知识和意识,不断提升科学洗手的依从性。
  • 祝丙华,林 虎,张 蓉,王立贵,张金萍,周淑英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02-60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老年病医院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耐药性变化等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细菌14 363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 942株(占13.52%),5年分离率趋势χ2=6.52,P<0.05,呈增长趋势;标本来源主要为痰(1 469株,75.64%);分离科室较多的有重症监护室(769株,39.60%)、呼吸内科(527株,27.14%);药敏分析表明,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0.43%~26.1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55%~55.1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5.70%~66.80%;除头孢吡肟耐药率有所下降,其他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近年来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升高,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治疗药物。
  • 谢朝云,蒙桂鸾,熊 芸,杨忠玲,杨 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06-60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血流感染特点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018年5月487例医院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MDRO血流感染率为19.71%;单因素分析得知患者糖尿病史、感染前住院时间≥7 d、入住ICU、APACHEⅡ评分≥20、手术治疗、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抗菌药物种数≥3种、联用抗菌药物≥3种、血糖>11.1 mmol/L、血清白蛋白<30 g/L等14个因素是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得知患者入住ICU、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联用抗菌药物≥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等6个因素是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缩短入住ICU时间,加强ICU医院MDRO防控是降低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主要措施。
  • 詹 朦,姚卓娅,耿军辉,李漫春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09-61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现状,为今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及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借助国家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平台,选取河南省三级综合医疗机构35家,二级综合医疗机构38家,眼科专科医疗机构8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主要管理方式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占77.50%,53.75%的医疗机构是由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负责处理眼科手术器械,配置专用清洗池有24家(30.00%),专用变频超声清洗机30家(37.50%),仅有3.75%的医疗机构在清洗内眼器械时未采用任何清洁剂。在清洗消毒及灭菌方面,63.75%的医疗机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配合超声清洗,仍有14家(17.50%)采用卡式灭菌器灭菌,2家(2.50%)采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结论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处理与管理较前明显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专项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推进规范及指南在工作之中的应用,保障医疗安全。
  • 王宁宁,李金娜,柏 玲,周维肖,邬 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13-61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入住EICU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整个过程分为基线调查阶段、防控措施制定阶段及现场干预3个阶段进行。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个过程共监测呼吸机使用患者385人,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28.30%,发生VAP共15人,VAP发生率为7.71‰,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VAP升高11.86‰,第三阶段较第一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较二阶段下降6.85‰。从 VAP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5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及现场干预,提高了VAP的诊断水平,降低了VAP发生率。
  • 陈 茜,赖晓全,柯晓煜,徐 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16-61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血液科病房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导致的3例血流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并进行干预,为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3月事件发生期血液科病房收治患者共439例,设定为A组,2017年10月-2018年2月血液科病房收治患者共1 905例,设置为B组,2018年4月-9月血液科病房收治患者共2 574例,设置为C组。对2018年3月出现的3例CRKP血流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根据事件发生期、发生前后比较不同组别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事件发生后,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主动筛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观察干预后仅发生2例血CRKP感染,事件发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接触传播是此次事件的高度疑似原因,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加强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张 凯,高海燕,韩 杰,张 青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20-62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国内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手术器械的处理现状及说明书(IFU)提供情况,为外来手术机械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和现状调查方法,对国内部分医疗机构的外来手术器械用后处理现状及说明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近4年来,国内医疗机构外来器械在CSSD清洗消毒后取走的比例显著提高,清洗消毒落实专岗负责比例也显著提高。参与调查的医院中有46%的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具有说明书,但仅有17%的说明书符合规范要求。结论 国内医疗机构外来医疗器械商能提供处理说明书的比例偏低,其中部分说明书不规范,应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管理。
  • 胡银清,郭宏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23-62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3种多酶清洗剂中脂肪酶、蛋白酶的活度,观察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多酶清洗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B/T 23535-2009电位滴定法和GB/T 23527-2009福林法分别测定3种多酶清洗剂中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度。再将清洗剂分成两组,一组25℃存放56周,每隔8周测定1次;另一组40 ℃恒温箱存放36周,每隔6周测定1次。结果 3种多酶清洗剂A、B、C的脂肪酶活度分别为:0 u/ml、0 u/ml、388 u/ml,蛋白酶活度分别为:5 153 u/ml、4 289 u/ml、9 872 u/ml。在25 ℃存放条件下,3种多酶清洗剂只有C能测出脂肪酶活度,存放56周后下降71.13%;蛋白酶活度在存放56周后均有下降,A下降99.20%,B下降30.17%,C下降9.55%。40 ℃存放条件下,3种多酶清洗剂只有C能测出脂肪酶活度,存放3周后C的脂肪酶活度下降至0;存放6周后,A的蛋白酶活度下降至0,36周后B的蛋白酶活度下降76.43%,C下降5.57%。结论 25 ℃和40 ℃储存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多酶清洗剂的脂肪酶和蛋白酶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趋势相同,说明储存时间会影响多酶清洗剂中酶的活度。
  • 专题报告
  • 何俊美,苏裕心,杨华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26-63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刘 南,朱 兵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31-63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毒实践
  • 朱云霞,钱 霞,吴 婷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34-63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杭州市主城区38家托幼机构,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采样1140份,1 090份合格,合格率为95.61%。不同项目3年监测总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297,P<0.05)。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2%、90.79%、93.42%、96.78%。结论 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合格率相对较低。
  • 李春辉,潘行杰,于 涛,李 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36-63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烟台市部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烟台市部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1-2016年从121家(次)医疗机构采样2 097份,1 968份合格,平均合格率为93.85%。不同年份中,2011年消毒质量合格率最低,为92.29%;2014年消毒质量合格率最高,为97.69%。不同监测项目中,灭菌医疗用品合格率最高,为100%;血透用水合格率最低,为84.93%,其次为室内空气,合格率为86.35%。结论 烟台市2011-2016年部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透用水合格率最低,其次为室内空气。
  • 感染控制
  • 王 娟,宋慧敏,胡慧芳,孔 立,李玉森,岳 霞,马永辉,刘 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38-63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同病种同室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手段和实施应急隔离措施,对一起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ICU确认发生了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事件,在无单间隔离条件下,实施同种病原菌同室隔离。但经过应急隔离处理措施后,3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先后好转、临床治愈和治愈出院,未出现交叉感染病例,有效控制了感染暴发。结论 在无单间隔离病房的条件下,实施同病种同室严格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蔓延。
  • 短篇报道
  • 李秋瑜,周黔华,李 琼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 36(8): 639-64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19.08.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