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 全选
    |
    实验研究
  • 任哲,李杰,饶林,韩杰,张哲,魏秋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61-16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 7658.2021.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常用化学消毒剂对鼠肝炎冠状病毒(MHV)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法,对常用消毒剂灭活MHV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有效氯100 mg/L含氯消毒剂和浓度100 mg/L过氧乙酸,均作用5 min,可完全灭活MHV。浓度为4 000 mg/L过氧化氢作用10 min,可完全灭活MHV。40 mg/L二氧化氯、1 000 mg/L单过硫酸氢钾、500 mg/L有效碘、体积分数75%乙醇和500 mg/L季铵盐,均可在1 min内灭活MHV。但浓度为5 000 mg/L的醋酸氯己定水溶液和部分植物消毒剂在15 min内不能完全灭活MHV。结论〓常用高、中效及部分低效消毒剂均可快速灭活MHV。
  • 张倩,银燕,麻懿馨,贾兴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64-16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次氯酸发生器生成的消毒液杀菌效果与安全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某次氯酸发生器生成的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该次氯酸发生器生成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60 mg/L。以该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用该消毒液喷洒并擦拭物体表面作用5 min,对物体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1.00。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5 000 mg/(kg·bw),一次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该次氯酸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属实际无毒级物质。
  • 肖佳庆,李俐,张馨心,杜丽,杨晶雪,谭金煜,陈微娜,米香澄,范准,杨晨龙,李伟,于艳玲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67-16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含氯消毒剂在低温下的杀菌效果,为做好冷链消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模拟现场消毒效果观察。结果〓在温度为-5~-15℃范围,用有效氯浓度2 550~3 330 mg/L某含乙醇低温含氯消毒剂作用10 min,对布放在集装箱内底面、低温库房地面和物品外包装表面的染菌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该低温含氯消毒剂对模拟现场不同类别物体上人工污染载体的细菌繁殖体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 朱亭亭,张流波,李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69-17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络合氯消毒液对内镜生物膜去除效果及其腐蚀性。方法〓采用人工生物膜和金属腐蚀性试验方法,对某络合氯消毒液清除内镜生物膜的效果及其腐蚀性进行观察。结果〓络合氯消毒液稀释液有效氯作用浓度≥50 mg/L作用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片上细菌杀灭对数值均>3.0。该消毒液连续使用14 d,其杀菌效果不变。络合氯消毒液原液对碳钢为重度腐蚀,铝为轻度腐蚀,铜和不锈钢基本无腐蚀。结论〓络合氯消毒液稳定性好,对铜和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铜绿假单胞菌人工生物膜清除效果较好。
  • 刘军,费春楠,纪学悦,刘贺,宋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73-17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环境动态空气消毒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天津市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结果〓天津市远郊区和环城四区的三级医院室内空气中菌数显著高于市区和滨海新区|远郊区二级医院室内空气中菌数显著高于市区、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远郊区一级医院室内空气中菌数显著高于市区。结论〓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整体较好,监测结果较好,但部分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密闭空间空气的动态消毒工作。
  • 艾冬云,马思旻,赖晓全,覃凯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75-17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免洗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毒性试验方法,对某免洗手消毒液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该免洗手消毒剂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4.00,对手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该免洗手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 000 mg/(kg·bw),其原液对动物完整皮肤仅有轻刺激性,无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新型免洗手消毒剂消杀效果较好,使用便捷,属实际无毒级物质。
  • 应用研究
  • 黄庆华,付喜梅,李娜,曾文明,俞秋华,刘莉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78-18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发现医院消毒薄弱环节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的制订和医院感染危险隐患的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对成都地区18家医院室内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环境空气、医疗用水、医院污水及软式内镜进行微生物抽样检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物体表面274份、医疗器械137份、医务人员手359份、环境空气150份、医疗用水32份、医院污水51份和软式内镜72份,合格率分别为97.81%、98.54%、98.61%、96.00%、65.63%、80.39%和95.83%。结论〓成都地区医院存在医院感染危险隐患,医疗用水与医院污水的合格率很低,同时有菌落生长的软式内镜数量占比较高,针对管腔类仪器的消毒是医院消毒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重视。
  • 牟娜,甄娜,王玉宁,常瀛,李冬霞4,张长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82-18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衡水市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衡水市4家医院临床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560例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真菌分离和药敏相关数据,分析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结果〓560例患者中,男性、居住在乡村、夏秋季入院患者的分离率显著大于女性、居住在城市、春冬季入院的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创伤部位等常见,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等临床科室。分离率居前5位的真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常见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接近30%,曲霉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超过90%。常见念珠菌和曲霉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小于10%。结论〓衡水地区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曲霉菌对氟康唑耐药率高。
  • 张绮萍,王霄腾,陆锦琪,时粉娟,冯勤丽,贾磊,金建文,蔡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85-18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与特点。方法〓运用职业暴露不良事件管理平台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上报的497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暴露人群中女性较多,占82.90%|职业以护理人员为主,占52.72%。工龄5年以下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相对较多,占68.41%。暴露者主要来源于内科、外科和手术麻醉科等。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1.55%。输液拔针和处理锐器是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分别占21.73%和17.30%。致伤的锐器种类主要为输液头皮针头、注射器针头和手术缝合针及手术刀片等。不同年度致伤的锐器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8,P<0.05)。血源性病原体暴露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首,占22.13%。〖JP2〗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率为57.14%,应急处理率和追踪随访率均为100%,尚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医务人员存在血源性职业暴露及感染风险,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科室的职业安全教育与防护培训。
  • 阎颖,张枭然,付中华,王亚莉,孙渭歌,刘琛,宋舸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89-19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郑州市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40家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标本病原菌检出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40家医疗机构32 280例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病原菌送检率为36.21%,共检出病原体1 889株。在检出的1 889株病原菌感染病例中,医院感染占13.50%,社区获得感染占86.50%。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1.91%,用药目的以治疗比例最高,以单药使用为主。结论〓郑州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日使用率及结构较为合理,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偏低。
  • 周小峰,王金明,叶艳芬,陈宏标,甘中胤,彭伟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92-19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卫生质量,以便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区部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深圳市龙华区38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采样132份,手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1.67%。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健康中心和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知晓正确率分别为93.33%、86.00%、85.33%和81.00%,依从率分别为34.75%、40.00%、22.00%和31.25%。结论〓该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91%以上,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尚存在差距。
  • 赵宇燕,吴居逸,吴红娟,鲁文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95-19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呼吸科住院患儿鼻腔及口咽部肺炎链球菌定植状况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某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176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Etest分析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敏感性、中介性和耐药性。结果〓176例鼻咽拭子标本中,43例存在肺炎链球菌定植,定植率24.43%|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是6A、6B、14、19A、19F和23F|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四环素存在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均>90%|肺炎链球菌对静脉用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泰利霉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耐药率均是0.00%|PCV13覆盖菌株对口服青霉素、头孢呋辛的不敏感率均高于非PCV13覆盖菌株(P<0.05)。结论〓儿童呼吸科住院患儿的鼻腔及口咽部肺炎链球菌定植率高,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四环素具有较高耐药性,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泰利霉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无明显耐药性。
  • 赵洪峰,胡炜,任淑华,费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198-20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的建筑布局和设备设施现状,为改进该市发热门诊质量及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表格填报和现场检查的方式获取杭州市各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选址、布局流程、设备设施、医疗废物处置等,并对纳入的信息按二、三级医院对比归纳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8家医院中有42家医院设置发热门诊。三级医院发热门诊布局流程、设备设施设置的合格率均高于二级医院,布局流程设置的合格率高于设备设施。结论〓杭州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发热门诊的布局流程功能设置基本符合要求,应根据发热门诊建设的相关要求完善缺陷项目的功能设置,加大对二级医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应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大流行的能力。
  • 谢朝云,蒙桂鸾,熊芸,李耀福,王民开,杨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01-20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围术期相关因素,为做好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围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分析917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SSI 102例,感染发生率为11.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接受化疗、手术方式、引流管放置天数、血糖等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SSI的围术期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浓度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SSI的围术期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SSI相关因素复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杨军红,陈艳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05-20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上报的20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历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 352例在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0例(211例次),医院感染率2.72%,医院例次感染率2.87%,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肿瘤内科医院例次感染率最高,科室间医院例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单独计算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合并慢性病、化疗、抗菌药物应用、使用免疫抑制药、入住ICU、有创性操作、手术时间等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10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均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应该制订相应控制措施,例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药物和饮食指导等。
  • 石雨,黄静,涂霞,周丽丽,石梦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09-21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现状,为加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其病原菌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7 038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6例,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3.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为6.0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率为3.6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感染率为0.53‰。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有重症监护室、内科和外科。共分离到病原菌241株,居前3位的病菌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该医院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低,以VAP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 李春燕,吴亚洲,杨文伟,汪可可,蒋良芝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12-21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感染病原体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直线回归法,对某医院临床12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及其与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3年间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均呈波动趋势,用药频度也呈现波动状。在2016年该医院临床CRPA和CRE的检出率上升,而CRABA的检出率明显下降。2016年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的用药频度上升,而氨曲南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肠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粪肠球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与用药频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与耐药菌的产生密切相关,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至关重要。
  • 金慧,王慧敏,沈林海,孙建荣,邵汉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14-21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况并分析消毒效果影响因素,为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心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提问,结合现场采集结果,对杭州市22家二级以上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2家医疗机构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基本符合要求,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配置率为50%|使用的消毒剂以邻苯二甲醛为主|终末漂洗水的处理工艺较规范,使用纯化水或无菌水的占86.36%。消毒后内镜和终末漂洗水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1.38%和47.73%。医院级别、清洗消毒方式以及储存环境对内镜消毒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总体符合规范,但在内镜的清洗消毒、干燥等流程上的管理及操作依从性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以及有效的人员依从性监督。
  • 综述
  • 孙艺哲,陈洁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18-22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唐倩,胡姚佳,朱丽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21-22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毒实践
  • 余小梅,梁金秀,杜合英,许楚容,陈健玲,何惠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26-22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改变脉动真空方式提高特殊结构骨科外来医疗器械的灭菌温度,以达到灭菌的参数要求。方法〓选取骨科管腔类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脉动真空方式灭菌,分别利用温度压力检测仪进行温度监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2组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结果均合格|骨科管腔类器械的最深处温度波动范围为对照组127.67~134.89℃,试验组134.16~135.38℃|试验组灭菌温度高于对照组(Z=-4.441,P<0.01),对照组灭菌温度中位数为130.47℃,试验组为134.49℃。结论〓通过改变脉动真空方式,特殊结构骨科器械灭菌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合格,器械最难灭菌部位可达到灭菌温度要求,提高灭菌的安全性。
  • 吴洪敏,张亚峰,马旻轩,姚静,高雁,邢虎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28-23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环境消毒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环境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监测样本9 495份,合格率为88.01%,其中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紫外灯管强度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1.61 %、76.69%、79.52%和86.43 %,不同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类环境室内空气、Ⅱ类环境物体表面、工勤人员手表面采样合格率较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共监测样本9 835份,合格率为97.62%,与前3年相比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三甲医院环境消毒质量明显提升,仍应重视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尤其应加强对工勤人员的培训工作。
  • 李仙丽,陈凤莉,沈育兰,吴洁,张鸣青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31-23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闽南地区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现状。方法〓从当地各医院抽调消化内镜专家,建立专家组,采用飞行模式、现场检查、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闽南地区32家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院进行调查。结果〓32家医院中,90.63%的医院消化内镜室设置有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和诊疗室,59.38%的医院设有独立的内镜储存室,100%的医院胃镜肠镜有分开清洗的消毒槽,71.88%的医院配有超声震荡清洗器,84.38%的医院配有高压水枪、气枪,43.75%的医院采用新规后的4槽清洗消毒法,100%的医院清洗过程使用酶洗液,但是做到“一镜一换”的仅占59.38%,清洗布一用一换的占68.75%,清洗刷在清洗液中进行刷洗的占37.50%,65.63%的医院使用20 g/L戊二醛进行内镜消毒,87.50%的医院内镜采用全浸泡消毒,18.75%的医院末洗水用纯化水或无菌水,90.63%的医院消毒液每日浓度有监测,59.38%的医院洗消人员清洗消毒内镜过程中穿戴防护用品齐全,40.63%医院的洗消人员有经过专业培训,93.75%的医院内镜按要求进行生物学监测。结论〓闽南地区32家医院存在对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规范不熟悉、清洗消毒环节不规范的情况,需完善管理机制及硬件设施,规范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
  • 唐丽娜,董卫华,庞成森,周慧,晁青,张亚婷,张晓霞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34-23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无线射频追踪 (RFID) 技术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棉拭子采样和平板倾注法对PIVAS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使用RFID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启用RFID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由48.00%提高为93.67% (P<0.05)|手卫生的正确率由32.00%提高为91.67% (P<0.05)|使用RFID后工作人员手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比未追踪前明显减少 (P<0.05)。结论〓使用RFID有效提高了PIVAS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邓海松,戴文统,章虹霞,缪爱梅,楼丽华,林才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36-23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烧伤病区的紫外线消毒情况。方法〓通过智能紫外线消毒监控管理系统的云数据,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某医院烧伤病区治疗室、清创室紫外线消毒的运行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疗用房的消毒合格率。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0月,共消毒2 088次,合格1 768次,合格率为84.7%,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5%,高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79.0%(P<0.05)|上午时间段,共消毒1 060次,合格979次,合格率为92.4%,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9%,略低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93.8%(P>0.05)|下午时间段,共消毒1 028次,合格789次,合格率为76.8%,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1%,高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64.0%(P<0.05)。2019年第三季度的消毒合格率为89.3%,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合格率76.1%(P<0.005)|其中,清创室和治疗室2019年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89.1%,明显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合格率82.1%、70.5%(P<0.05)。结论〓烧伤病区总消毒合格率有待提高,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消除干扰因素,增强消毒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合格率。
  • 感染控制
  • 戚东静,戴夏慧,戴俊芬,余国峰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3): 238-24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某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某院神经外科行急诊手术的机械通气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对导致患者发生VAP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18例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中,共有82例发生了VAP(占37.61%),共分离培养出110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真菌分别有23株、71株和16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误吸、机械通气时间≥7 d、留置胃管以及使用抑酸药等是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而口腔护理频率≥3次/d则是避免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其主要致病菌,其与患者的年龄、自身病情、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措施有一定关系,机械通气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而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