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15
  

  • 全选
    |
    实验研究
  • 魏兰芬,潘协商,蔡冉,李晔,朱一凡,许激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01-40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 7658.2021.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某强化过氧化氢消毒液在低温下的杀菌效果,为低温冷链物品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强化过氧化氢消毒液低温下杀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浓度为10 g/L的该强化过氧化氢消毒液在20℃条件下作用1 min以及-18℃条件下作用1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均≥3.0。在-18℃条件下作用2.0 min,对载体上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3.0。染菌布片置于-18℃冷库中,采用该强化过氧化氢消毒液喷雾法喷雾后作用10 min和2.0 min,对冷库中布放的载体上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3.0。结论 与常温条件下相比,该消毒液低温条件下对细菌(原核细胞)有效杀灭的作用剂量高于白色念珠菌(真核细胞),实际使用中应引起重视。
  • 丁年平,徐国洋,黄东浪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04-406.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两种采样方法对大肠埃希菌噬菌体气溶胶采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固体撞击式采样法和液体撞击式采样法,比较两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大肠埃希菌噬菌体气溶胶的采样效果。结果 在相同气溶胶环境下,固体撞击式采样器采样结果,回收的噬菌体浓度平均为1.04×105 pfu/m3|液体撞击式采样器采样结果,回收的噬菌体浓度平均为5.71×105 pfu/m3。大肠埃希菌噬菌体气溶胶粒径主要集中在0.65~3.3 μm,噬菌斑计数时,是否进行阳性孔换算,其总数差异约2倍,但平均颗粒直径差异较小。气溶胶初始浓度为1.08×105 pfu/m3,60 min自然消亡率为28.96%。结论 大肠埃希菌噬菌体气溶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固体撞击法和液体撞击法采集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试验需求进行选择。
  • 滕子萱,刘玲,李群,张新帅,郭爱玲,李晓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07-40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纳米铂抗菌剂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抑菌环测试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某纳米铂抗菌剂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该纳米铂抗菌液原液对7种细菌繁殖体的抑菌环均在13 mm及以上,对米曲霉菌的抑菌环均在16 mm以上。该纳米铂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菌的MIC值均达到2 048倍稀释度。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纳米铂抗菌剂作用后细菌繁殖体菌体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 该纳米铂抗菌剂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对细菌菌体具有破坏作用。
  • 刘张义,郝丽梅,衣颖,张恩雷,吴金辉,周仲兴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10-41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制备技术及其在消毒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方式制备二氧化氯气体和气体熏蒸载体方法,对二氧化氯气体制备技术及其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亚氯酸钠、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钠以科学配比混合发生二氧化氯气体。在常温条件下于生物安全柜内,用浓度为6 000 mg/m3的气体二氧化氯,作用30 min可完全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的新配比,气体熏蒸可有效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 张福娥,任宇灵,乔玫,王静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14-41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某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低温下的消毒效果,为低温条件下冷链物品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低温下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常温(20℃)条件下,以500倍和300倍稀释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液作用7.5 min,对载体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低温(-18℃)条件下,以500倍和300倍稀释的含防冻剂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液作用7.5 min和15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00和>3.00。在-18℃条件下,以300倍稀释的含防冻剂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 15 min,对物体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结论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以乙二醇为防冻剂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 宋江南,高琼,尹进,戴俊斌,张帆,姚松银,陈贵秋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16-41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一种无醇免洗手消毒液的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某无醇手消毒液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手消毒液为含3 610 mg/L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3 870 mg/L过氧化氢组成复合无醇消毒液。以该消毒剂原液作用 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杀灭对数值均>4.00。该消毒剂密封包装经 37℃储存90 d,其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均<10%。该手消毒液原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LD50值>5 000 mg/(kg·bw),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对白色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均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免洗手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均具有快速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物质。
  • 刘天,朱佩峰,刘晓晓,王玉峰,潘引君,任志华,田靓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20-42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蒸汽消毒餐具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蒸汽柜消毒餐具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结果 在某蒸汽消毒柜内水平分组放置餐具(盘)共计120件,在100℃常压蒸汽作用5 min,除1件检出存活大肠埃希菌之外,其余均未检出存活菌。餐具之间分别保持0 mm、4 mm和6 mm间隔,3组不同排列的餐盘消毒效果一致|消毒时间在5 min及以上各时间组之间消毒效果无差异|3组不同染菌量即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之间消毒效果无差异。结论 蒸汽柜在常压100℃条件下消毒5 min以上可确保消毒效果,不受摆放因素和染菌量的影响。
  • 应用研究
  • 蒋辉权,吕凯,汪志强,许卓睿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22-42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医疗机构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降低本地区医疗机构治疗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杭州市63家医疗机构的治疗用水细菌菌落总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63家医疗机构治疗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监测总体合格率为77.55%。漱口水、手机水、终末漂洗水、反渗水和透析液的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反渗水和透析液的合格率较高,终末漂洗水和手机水合格率较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治疗用水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高于民营医疗机构。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手机水合格率高于专科医疗机构(P=0.009)。结论 杭州市医疗机构治疗用水细菌菌落总数的总体合格率较高,需加强内镜终末漂洗水和口腔手机水的质量。
  • 罗嵩,李晓,孙波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25-42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JP3〗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酒精消毒产品使用舆情情况,以便加强科学使用和管理。方法 通过网络舆情数据中心关键词检索,进行数据抓取与筛选。结果 疫情期间,酒精消毒产品舆情主要传播渠道为微博和新闻客户端。单一酒精消毒产品与总体消毒用品舆情传播趋势基本一致,舆情热度持续较高,其中有关酒精消毒产品安全使用话题提及量较高。相关政策文件与科普宣传舆论认可较高,但仍有部分网民提出意见或建议。结论 通过分析疫情期间与酒精相关的网络舆情,综合掌握了酒精消毒剂现状,有助于相关部门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科学防疫工作。〖JP〗
  • 孟新,蒋雪松,宋清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28-43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为规范管理中医医院CSSD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2019年对河南省不同级别中医医院的CSSD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11家医疗机构的CSSD 107家,70.09%的CSSD建筑面积少于500 m2|有50.47%的CSSD与手术室有专用电梯或通道|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CSSD人员超半数是大专学历,三级医院CSSD 63.20%的人员是本科以上学历。三级、二级、一级医院CSSD人员未参加培训的比例分别是5.2%、24.32%、33.52%,多仓清洗机配置比仅15.89%,仅有32.71%的医院有追溯系统。43.93%的医院普通罐具送往CSSD集中清洗消毒,75.70%的医院血罐送往CSSD集中灭菌。刮痧板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自行或集中消毒。结论 河南省二级以下中医医院CSSD建筑布局不规范,人员学历较低,培训不到位,设施设备及信息追溯系统相对落后,中医器具处置不合理。需规范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加大人力、培训、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中医诊疗器械消毒措施需进一步改进。
  • 刘卫平,邢慧敏,赵宇平,许彬彬,杨慧君,白海波,张帅,杨丽芳,任伟,王萌,张凯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32-43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建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预测模型,为预测医院感染发病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建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结果 纳入住院患者10 00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73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34%。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各种插管及合并糖尿病等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影响的危险因素与上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两种预测模型预测能力ROC曲线下的面积>0.9,模型的判别效果为“杰出”。结论 本研究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为杰出,结果基本一致。
  • 张艳,王冲,陆墨原,孙燕群,吴起新,张守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36-43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近5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现状,为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和感染控制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进行现场随机采样和检测。结果 5年共采样24 107份,合格23 461份,总体合格率为97.32%,2015—2019年各年份合格率依次为96.27%、97.37%、97.27%、97.26%和98.30%,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趋势=16.723,P<0.01)。三级、二级、一级和无级别医疗机构合格率依次为99.72%、96.95%、95.04%和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趋势=199.130,P<0.01)。医院污水合格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趋势=9.639,P<0.01)|紫外线灯合格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趋势=9.080,P<0.01)。结论 连续5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良好,合格率总体上呈逐年增高趋势且与医疗机构级别呈正相关,但还需继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一级和无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和紫外线灯的消毒管理。
  • 唐媛,张琪琪,陈燕燕,黄小琼,马思文,陈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39-44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硅油黏附的眼科手术器械的洗消管理现况,为提高其清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22个省市区61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硅油黏附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医院中,有8家对硅油黏附的眼科手术器械未实行封闭式回收|有10家医院硅油黏附的眼科手术器械的转运时间>1 h|有40家医院未配备专用洗消盒/槽和清洗刷|仅有10家医院配备眼科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有49家医院采用肉眼观察法检测洗消后的残留硅油。结论 国内医院针对硅油黏附的眼科手术器械的回收有待规范,专用清洗用具及设备配置率低,硅油残留检测方法过于简单。
  • 卫家玉,孙志耀,孙丹,朱利红,申卫红,吕国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42-444.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JP2〗观察某空气净化机对医院病房内空气净化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仪器检测法,对某空气净化机对医院病房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安装有空气净化机的病房内空气中PM5.0、PM2.5、PM0.5浓度在开机10 min后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间颗粒物浓度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各区域的PM5.0、PM2.5、PM0.5浓度在开机前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10 min后病房各区域PM5.0、PM2.5、PM0.5浓度远低于开机前。结论 在医院病房采用空气净化机可以有效提升病房空气洁净度,有助于空气质量管控。
  • 石雪平,李雯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45-44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T5”H〗摘要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不同高水平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的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自建库日至2020年4月28日期间关于不同消毒剂消毒消化内镜的随机对照或类试验研究,以网状Meta分析比较其消毒效果。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涉及1 644例消化内镜,网状Meta分析5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的排序结果为: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含氯消毒剂>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结论 过氧乙酸与邻苯二甲醛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优于其他消毒剂。
  • 安越,梁丽萍,米娜,王曙凤,徐丽娟,杜龙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49-45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器械清洗方法改进后对器械整体清洁度的影响和残留骨水泥的去除效果。方法 以2019年3-10月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器械包中的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改进前为对照组,改进后为试验组,对比流程改进前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清洗质量。结果 改进前和改进后回收后器械上骨水泥残留率分别为11.20%和3.94%,目测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3.4%和97.0%,ATP荧光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7.7%和94.4%,因骨水泥残留而导致的返洗率分别为31.30%和7.32%,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改进后器械清洗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 王锦,王晓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52-45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的集束化策略,应用于预防关节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关节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2月—2019年1月资料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1月资料为干预组。比较两组资料的手术部位感控措施执行率、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指标,并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1 247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9例,感染率2.33%|对照组1 121例,手术部位感染36例,感染率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多项集束化措施依从性明显提升|干预组住院天数,术中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CRP、WBC、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部位感染的65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2.94%、44.12%和2.94%。结论 落实MDT的集束化策略,多项干预措施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围术期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益需进一步研究。
  • 专题报告
  • 李新华,胡国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56-459.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苏冠民,杨彬,姜大峰,辛成龙,崔树玉,陈璐,沈瑾,张流波,王金燕,王金强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60-462.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李德全,陈昭斌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63-46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毒实践
  • 张晓玲,雷毅,董小峰,寇静远,蒋丽娟,陈宝宝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66-467.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的消毒情况。方法 连续4年对某三甲医院内镜进行消毒效果检测,采集内镜洗脱液检测内镜消毒效果,对终末漂洗水进行细菌总数培养。结果 该省属医院2016年监督抽样4条内镜全部合格,2017和2018年整改前合格率仅为50.00%和65.00%,2018年整改后3次采样检测结果均为100.00%。结论 2018年整改后该医院内镜消毒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应注意在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内镜消毒液时,在清洗和酶洗阶段,需要尽可能减少有机物残留。
  • 袁明,沈燕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68-47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兴区医疗机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消毒工作质量,为改进医疗机构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管理要求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20年连续6年对大兴区252家各类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等项目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6年共采样5 942件,合格率95.12%,不同项目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最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最高|不同年度中,2020年监测合格率最高,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兴区医疗机构按级别划分,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数量多,服务人群广,是今后监管重点,需要人、财、物多方投入,保证辖区百姓就医安全。
  • 全菲,马铁铮,唐超,田波,朱思捷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70-471.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顺义区农贸市场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效果。方法 抽查城区及周边4家农贸市场,按照农贸市场消毒指引进行预防性消毒,按照GB15982—2012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共采样80件,总合格率为75%,其中零售批发市场合格率为88.33%,批发农贸市场合格率仅为40.00%|销售区合格率为64.29%,非销售区合格率为86.84%|涉油污区合格率为56.67%,未涉油污区合格率为88.88%。结论 顺义区农贸市场的消毒效果监测总体合格率不高,尤其批发农贸市场的合格率最低,应加强预防性消毒相关的培训、宣传及督导工作,对客流量较大的销售区及不易清洁的涉油污区更要注意消毒前清洁工作。
  • 陈明明,王琼妹,陈小佳,李琼梅,翁燕容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72-473.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T5”H〗摘要 目的 分析海口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质量。方法 依据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海口市医疗机构污水进行粪大肠菌群和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5年共采样187份,总体合格率为80.2%,2015—2019年合格率依次为73.1%、86.7%、78.4%、78.0%和84.1%,仅粪大肠菌群不合格,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合格率均为100%。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污水的合格率分别为77.1%和85.5%。医疗机构中,三级、二级和未定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依次为71.3%、83.3%和89.0%。结论 该市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效果达标率不高,主要是粪大肠菌群不合格。三级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消毒管理水平。
  • 感染控制
  • 戴俊芬,郑迎夏,吕瑛,方昱卿,李耘颖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73-475.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新冠肺炎前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医院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分别选取2019年2—9月和2020年2—9月在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693例和67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新冠肺炎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新冠肺炎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泌尿系统、手术切口、消化系统及其他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新冠肺炎发生前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种类未发生明显变化。〖JP〗
  • 兰艳燕,张博,周明,阚亮,杨旭,牛慧彦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75-478.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连续3年对某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院2017—2019年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21%、3.95%和5.03%,呈上升趋势|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并呈现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趋势,治疗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在不断提高。结论 该院2017—2019年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规范、合理,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潘惠珍,徐能潮,胡美旭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6): 478-480. https://doi.org/10.11726/j.issn.1001-7658.2021.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某院行宫腔镜手术的498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特点进行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来筛查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98例行宫腔镜手术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在手术后共有41例发生盆腔感染(占8.23%),从中检出69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7.97%、34.78%和7.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阴道pH值≥5.0、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宫腔镜手术史以及既往生殖道感染等是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则是避免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真菌也占有一定比例,与女性的年龄、阴道pH值、血糖、营养情况、宫腔镜手术史、盆腔感染史及预防性用药情况等关系密切,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