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高效紫外线消毒舱(以下简称消毒舱)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和消毒后物理残留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病毒载体定量杀灭试验、空气消毒模拟现场试验、空气消毒现场试验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观察消毒舱工作不同时间对不同方位玻片载体上病毒的杀灭效果、空气中消毒前后含菌量和小鼠急性吸入毒性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评价该消毒舱消毒效果和毒理安全性。结果 该消毒舱对肠道病毒EV71、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PV-Ⅰ)的灭活对数值均>4.00,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9%,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9.07%,吸入毒性试验中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结论 该消毒舱对微生物消毒效果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安全。
目的 观察不同试验方法对季铵盐类消毒湿巾消毒效果的评价。方法 用含苯扎氯铵2 060 mg/L的溶液浸渍制备消毒湿巾,其挤出液苯扎氯铵为1 800 mg/L。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湿巾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现场消毒试验等方法对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湿巾挤出液对悬液内指示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KL)均>5. 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KL>4. 00;湿巾挤出液对布片载体上的指示细菌作用5 min,KL均值分别为3.18、3.28和3.12,对布片载体上的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KL均值为1.22。湿巾载体对TPS与等量3%有机干扰物配制的指示细菌溶液作用3 min,KL值分别为3.53、3.86和3.42,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KL值为2.89;湿巾载体对PBS配制的指示细菌悬液作用1 min,KL均值分别为3.92、5.30和3.8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 min,KL均值为3.22。湿巾擦拭对桌面自然菌的KL值>1.00。结论 不同的试验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根据消毒湿巾的实际使用情况,建议采用湿巾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现场消毒试验来综合评价消毒效果。
目的 研究一种聚六亚甲基双胍果蔬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对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重金属含量、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中和剂鉴定、微生物杀灭试验、物体表面消毒现场试验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致突变、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进行毒理安全评价。结果 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25℃)为7.08,砷含量<0.01 mg/kg,汞含量<0.002 mg/kg,铅含量<1.5 mg/kg,有效成分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含量为0.497 g/kg。37℃条件下存放3个月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至0.492 g/kg,下降率为1.27%。该样品原液作用5 min,对悬液中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30根黄瓜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 该果蔬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无致微核作用,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果蔬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的 建立Ag/H柱脱氯-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方法 样品经Ag/H固相萃取柱除去余氯,再经0.22 μm的膜过滤后,在HSS T3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 上进行分离,采用甲醇-0.000 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方式,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进行质谱分析。为校正基质效应,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对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一溴乙酸、一氯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二氯乙酸、二溴一氯乙酸和三溴乙酸9种卤乙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9种卤乙酸在0.5~100 μg/L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检测限(S/N=3)为0.012~0.50 μg/L,定量限(S/N=10)为0.036~1.50 μg/L。以自来水为基底根据卤乙酸含量的不同分别进行5.0、20、80 μg/L浓度的加标试验(n=6),平均回收率在75.3%~106.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0.58%~12.8%。结论 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出厂水中微量卤乙酸的检测。
目的 探讨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检测中的适宜上游气溶胶浓度。方法 依据YY 0569—20116.3.2《Ⅱ级生物安全柜》相关检测方法,在一台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器的上风侧施放10~91 μg/L的PAO气溶胶,在下游检测漏过率,研究漏过率与上游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上游气溶胶浓度在10~50 μg/L时,漏过率与上游气溶胶浓度呈负相关,送风高效过滤器漏过率范围为0.000 1%~0.002 1%,排风高效过滤器漏过率范围为0.000 1%~0.005 3%。上游气溶胶浓度>50 μg/L时,最大漏过率不再变化。结论 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器检漏过程中上游气溶胶浓度在10~30 μg/L较为适宜。
目的 观察一种复方癸甲氯铵消毒剂溶液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观察某复方癸甲氯铵消毒剂溶液的性状、氯化物鉴别、澄清度和有效含量,评价其稳定性。结果 该消毒液在(4 500±500)lx强光照射条件下保存10 d,癸甲氯铵含量下降;在60℃高温环境下保存10 d,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在(25±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放置12个月,观察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 该复方癸甲氯铵消毒剂液体制剂在常温下避光密封储存,有效期可达到12个月。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型基因分布,以及携带不同碳青霉烯酶型基因的CRKP对常见抗耐药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宁波地区多家中心市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CRKP共150株,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常用抗CRKP药物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分离CRKP的敏感性;采用K-B法检测CRKP对8种报道中使用的联合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宁波地区CRKP菌株主要携带KPC-2型耐药基因,其次是NDM-1型耐药基因,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敏感率均较高;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携带A类酶基因的CRKP的作用力较强,对携带B类、D类酶基因的CRKP作用弱;磷霉素、阿米卡星和氯霉素的抑菌圈直径较大,可以作为治疗CRKP感染的联合药物,氨曲南和阿米卡星可用于治疗携带B类酶基因的CRKP感染。结论 部分抗菌药物对携带不同酶型基因菌株敏感性不同。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对金属的腐蚀性。方法 选用4种二氧化氯、3种过氧化氢和3种过氧乙酸产品,研究其对碳钢、铝、铜、不锈钢和锌片5种金属的腐蚀性,计算腐蚀速率。结果 300 mg/L的二氧化氯液体制剂对碳钢片、铜片、铝片和锌片腐蚀性都达到重度腐蚀;500 mg/L条件下二氧化氯液体对不锈钢片仍基本无腐蚀。3%过氧化氢液体对碳钢片和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对铜片和铝片轻度腐蚀,对锌片重度腐蚀。1.0 g/L过氧乙酸液体制剂对碳钢片、铜片和锌片重度腐蚀,对铝片中度腐蚀,对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结论 3类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除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之外,对其他4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腐蚀性,其中过氧化氢腐蚀性较低,二氧化氯次之,过氧乙酸最高。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环境监测(照度、噪声等)和微生物(细菌总数)检验方法,对龙岗区2017—2021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2017—2021年各医疗机构共采样42 350件,合格样品40 556件,总体合格率95.76%;其中市级医院消毒合格率最高。门诊部和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71.420,P<0.001);空气(χ2趋势= 36.391,P<0.001)、物体表面(χ2趋势= 12.571,P<0.001)、医护人员手(χ2趋势= 16.289,P<0.001)合格率逐年上升;洁净室环境指标中,静压差合格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13.177,P<0.001)。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较好。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现场消毒效果评价工作的实施情况。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7月,参与45个场所的现场消毒效果评价,以自然菌或指示微生物的杀灭率为指标评价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效果。结果 45个受检机构累计完成34次预防性和92次疫源地消毒现场消毒效果评价。预防性消毒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61.8%,空气消毒合格率为100%。疫源地消毒的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0.2%,其中冷链场所合格率最高,为97.4%,空气消毒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消毒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和季铵盐,合格率分别为97.3%、87.5%和75.0%,空气消毒主要是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其合格率为89.3%。冷链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的备案率分别为72.7%和36.4%。结论 广东省重点行业和领域能够按程序规范开展现场消毒效果评价工作,但部分实践细节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的有关CRKP感染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7篇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纳入的28项危险因素中与CRK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17项,分别是近期住院史、入住ICU、APACHE II评分、高血压、动静脉导管、机械通气、尿导管、气管插管/切开、胃管、透析,及前期使用碳青霉烯类、头孢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结论 近期住院史、入住ICU、APACHE II评分、高血压、有创性操作和前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全包式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建立应急防控体系、开展全员全程培训、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实行全包制管理模式,将所有透析患者按透析时间和使用机器以每8~10人划分为1个小组,每名责任护士承包1组。通过防护用品使用、诊疗流程、应急处置流程考核,观察透析周期内患者及陪伴人员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依从性,调查透析患者和员工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2020年2月1日—2022 年4月1日共完成血液透析65 520例次,未出现感染病例。实行全包制管理模式以来,各项考核合格率100%,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员工满意度由75.8%提高到97.0%,患者满意度由97.0%提高到99.6%(P<0.05)。结论 实施全包制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区不同类型托幼机构消毒效果。 方法 2019—2022年对成都市某区174家托幼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分析监测项目消毒效果合格率变化趋势,对2类托幼机构6类监测项目消毒效果合格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19—2022年全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呈线性上升趋势(χ2趋势=29.123,P<0.001),公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高于民办托幼机构(χ2=24.112,P<0.001),合格率分别为94.35%和89.75%。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8.02%;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7.99%。结论 该区托幼机构监测项目消毒效果总体良好,公立托幼机构优于民办托幼机构,应重点关注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特点,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综合ICU病房3 406例患者MDRO感染情况及病原学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ICU住院患者MDRO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综合ICU 3年MDRO平均感染率为7.8%,264株(65.19%)来源于呼吸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ICU住院天数≥14 d、肾脏疾病、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使用是ICU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住院患者MDRO感染最常见的检出标本为呼吸道标本,多种因素为MDRO感染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口腔耐药组是人体耐药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龋病、牙周炎等口腔问题乃至人体系统性健康问题均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介绍人口腔耐药组的现状和生物学特点,分析人口腔耐药组的影响因素,综述人口腔耐药组研究技术的发展,旨在为人口腔耐药组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参考。
随着全球化发展,全球航空旅行人数不断增加。航空旅行相关传染病的流行及如何采取有效的传播控制措施正在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航空器客舱消毒是阻断航空器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一般空间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相比,航空器客舱消毒技术具有特殊性,不但需要有效杀灭病原体,还需要满足对航空器材料兼容性及安全性等多项要求,符合航空器适航标准。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加大了航空器客舱消毒技术研究,研发出多项新型消毒技术或产品。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和标准,介绍航空器客舱消毒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及现场效果评价的最新进展,为航空器消毒实践和提升消毒效果提供参考。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用有效氯1 000 mg/L的84消毒液对该隔离点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喷洒消毒并作用30 min,对布放在物体表面上和地面墙面的载体上大肠埃希菌杀灭率均>99.9%。用3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以20 mL/m3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并保持作用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杀灭率均>1.0。结论 经现场消毒试验评价,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100%。
目的 探讨装载角度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腔镜操作钳180件,手柄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各90件,分别按0o(平放)、45o和80o角度装载于腔镜器械专用清洗层架,每个角度各1件,将温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管腔中间位置,按相同程序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共进行30次,通过A0值评价消毒效果。结果 可拆卸和不可拆卸手柄0o装载时的A0值最低,分别为5 492.9±261.8和5 498.1±215.2,80o装载时的A0值最高,分别为5 853.7±297.5和5 863.9±282.6。结论 腔镜器械80o装载角度消毒效果更好。
目的 研究灭菌循环模式、位置、参数设定等对第五类化学指示物指示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国产和进口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各2种品牌,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分别进行4种不同循环模式,比较灭菌时间、灭菌位置等因素对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灭菌循环、不同灭菌器位置的验证仪表现不同。结论 影响灭菌效果的原因众多,如不同循环时间和灭菌位置,第五类化学指示物应该有不同的监测结果显示,并反映出真实的灭菌条件。在选择第五类化学指示物时要认真阅读厂家说明书,选择规范且能够准确体现灭菌真实状态的五类指示物。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口腔诊疗机构诊疗环境及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现状。方法 对该区69家口腔诊疗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随机抽取该环境及器械样本进行消毒质量检测。结果 现场检查发现私立诊疗机构对医废贮存环境、人员资质和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等问题重视不够。共采集环境及器械样本276份,总合格率为96.38%。牙科综合治疗台操作台面、使用中的消毒剂和消毒灭菌诊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5.51%。不同级别诊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2,P<0.05)。结论 万州区口腔诊疗机构诊疗环境及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总体质量较好。
目的 观察一种医用臭氧白大褂消毒柜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然菌采样检测法对医用臭氧白大褂消毒柜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并检测消毒前、消毒15、30 min及一个消毒周期结束的臭氧浓度,计算臭氧残留量。结果 经该医用臭氧白大褂消毒柜消毒后的白大褂表面平均菌落数均≤2 cfu/cm2,且不同时间点检测衣柜周围和腔体内的臭氧量,计算出臭氧残留量均≤0.2 mg/m3。结论 该医用臭氧白大褂消毒柜消毒效果和臭氧残留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目的 针对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的风险因素设计一种方便指导操作和质量管理的评估表。方法 将2021年1月1日—6月30日采用日常科内质控记录的风险因素作为干预前组;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通过“头脑风暴”筛选生物监测阳性主要风险因素,制订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评估表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作为干预后组,比较评估表应用前后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因素出现次数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5个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因素出现的次数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分别为未组织相关流程预案的应急演练次数,操作时未戴手套、护目镜次数,未定期对灭菌器进行维护保养次数,直接用抹布擦拭培养孔次数,生物指示剂质量不合格次数。结论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评估表能有效指导临床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操作和管理,保证灭菌质量,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目的 探索可用于预测医院感染发病趋势的最佳时间序列模型,为进一步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以上海市某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感染发病率数据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建立模型,比较指数平滑模型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的拟合精度,确定最优预测模型,并预测2021年1—12月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5—2020年共监测住院患者631 195例,发生医院感染4 200例,总发病率为0.67%。本次研究最终确定Winters可加性指数平滑模型为最优模型(平稳R2=0.762,MAPE=13.430)。应用Winters可加性指数平滑模型预测2021年1—12月医院感染发病率,实际发病率均在预测值的95%CI范围内。结论 Winters可加性指数平滑模型能较好预测该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可用于医院感染的短期预测和早期预警,并为医院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分析2020年3月31日—11月30日期间某医院消毒供应室2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中断原因。100S灭菌859锅次,中断9锅次,中断率为1.01%;100NX灭菌1 525锅次,中断7锅次,中断率为0.46%。对于100S老设备应关注设备配件的老化问题及时更新加强维护使之保持良好性能,100NX灭菌中断原因中可控因素占85.7%,通过干预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