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口罩对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相关感染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 2025, Vol. 42 ›› Issue (5) : 395-397.

PDF(868 KB)
PDF(868 KB)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 2025, Vol. 42 ›› Issue (5) : 395-397. DOI: 10.11726/j.issn.1001-7658.2025.05.020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Cite this article

Download Citation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发布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方案,“安全距离、手卫生、个人防护”是主要的标准预防措施,全民规范佩戴口罩也成为疫情防控的必要手段之一[1-5]。为了解佩戴口罩后对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相关感染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某院2018—2021年医院感染监测的呼吸系统相关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1年的住院患者资料,以2018—2019年为对照组,2020—2021年为观察组(观察期佩戴口罩),观察该院医院感染监测的呼吸系统相关指标。本研究获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方法

通过杭州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观察全院每月、每季度、每年、疫情前和疫情期的呼吸系统相关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有日常监测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呼吸系统、呼吸机相关、胸膜腔等呼吸系统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呼吸机使用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从痰液、咽拭子、灌洗液、其他(气管导管、吸痰管、气管吸取物、支气管吸取物、鼻腔分泌物、口腔假膜)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相关指标根据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认。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占比(%)或率表示,住院患者例数、同期新发感染例次数、观察期内总住院天数、同期呼吸机使用患者例数等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F检验,呼吸系统感染部位例次率、同期呼吸机使用率、同期新发VAP感染率等的比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线性趋势性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感染情况

观察期内全院住院患者共440 454例,同期新发感染共14 707例次,呼吸系统相关感染6 756例次(占45.94%),例次感染率为1.5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09.192,P<0.001);全院每月、每季度、每年、疫情前和疫情期的住院患者例数、同期新发感染例次数、呼吸系统感染例次数和例次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6 008例次)占比最高(88.93%),上呼吸道感染(364例次)次之(5.39%),呼吸机相关感染、胸膜腔感染等例次较少,见表1
表1 全院呼吸系统感染情况
年份 住院患者例数 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其他感染 合计
感染例次 例次率(%) 感染例次 例次率(%) 感染例次 例次率(%) 感染例次 例次率(%)
2018 115 243 2 072 1.80 137 0.12 172 0.15 2 381 2.07
2019 121 386 1 841 1.52 136 0.11 112 0.09 2 089 1.72
2020 102 207 1 074 1.05 50 0.05 47 0.05 1 171 1.15
2021 108 334 1 021 0.94 41 0.04 53 0.05 1 115 1.03
合计 440 454* 6 008 1.36 364 0.08 384 0.09 6 756 1.53
注:*表示跨年度住院患者不重复统计。

2.2 呼吸机使用率及VAP发病率

观察期内全院住院患者总住院天数3 471 221天,同期呼吸机使用患者例数12 521例,使用总天数31 045天,使用率为0.89%,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5.36,P<0.001);同期新发VAP感染197例、198例次,发病率为6.3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69.88,P<0.001),见表2
表2 全院呼吸机使用率及VAP发病率
年份 观察期内
住院天数
呼吸机使用 新发VAP感染
例数 天数 使用率
(%)
例数 例次数 发病率
(‰)
2018 946 973 3 339 9 445 1.00 109 110 11.65
2019 906 610 2 867 7 950 0.88 51 51 6.42
2020 756 422 2 805 5 638 0.75 23 23 4.08
2021 861 216 3 596 8 012 0.93 14 14 1.75
合计 3 471 221 12 521* 31 045 0.89 197 198 6.38
注:*表示跨年度住院患者不重复统计。

2.3 呼吸系统检出病原菌标本分布

从全院呼吸系统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 897株,其中痰液中检出最多(15 468株,91.54%),灌洗液(1 051株,6.22%)次之;共检出3 379株多重耐药菌,从痰液中检出最多(3 049株,90.23%),灌洗液(272株,8.05%)次之,见表3
表3 检出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标本分布
年份 病原菌株数 多重耐药菌株数
痰液 灌洗液 其他 合计 痰液 灌洗液 其他 合计
2018 3 099 189 121 3 409 710 71 19 800
2019 3 802 305 115 4 222 849 90 23 962
2020 3 682 267 52 4 001 652 69 5 726
2021 4 885 290 90 5 265 838 42 11 891
合计 15 468 1 051 378 16 897 3 049 272 58 3 379

2.4 呼吸系统标本中检出主要病原菌和耐药菌分布

检出的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3 082株,18.24%)最多,鲍曼不动杆菌(2 051株,12.14%)次之;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1 143株,33.83%)最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99株,14.77%)次之,见表4
表4 主要致病菌和耐药菌分布
年份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CR-ABA MRSA
株数 构成比
(%)
株数 构成比
(%)
株数 构成比
(%)
株数 构成比
(%)
2018 660 21.41 474 23.11 266 23.27 187 37.47
2019 743 24.11 450 21.94 234 20.47 139 27.86
2020 711 23.07 559 27.25 313 27.38 93 18.64
2021 968 31.41 568 27.69 330 28.87 80 16.03
合计 3 082 100.00 2 051 100.00 1 143 100.00 499 100.00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期内全院呼吸系统相关感染例次率为1.53%,虽高于李诗文等[6]报道2012—2020年的1.03%(579/56 283)和吴佩萦等[7]报道2015—2020年的1.08%(59/5 47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疫情后期已降为1.03%;呼吸系统相关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88.93%),是该院医院感染的首要部位,与国内的其他报道相同[7],略高于陶俊杰等[8]报道疫情4个不同时期的87.3%(234/268)。呼吸系统相关感染主要原因在于机体自身,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种类数目、免疫抑制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数目、性别等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相关[9]。呼吸系统相关感染例次率的逐年下降,可能与疫情期间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病室空气流通、保持距离、个人防护以及严格控制病房人员出入等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密切相关[6]。其中,佩戴口罩可延长冷空气进入呼吸道的路径,减缓速度,减少吸入,经面部加热后能显著降低其致病性[10];此外,减少空气中病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经呼吸途径进入机体的暴露量,明显降低呼吸道飞沫传播风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10-12]。有研究指出,只要严格佩戴口罩就可将新冠病毒的传播量减少3倍[13],一项基于194个国家的多变量分析指出,疫情期间公众佩戴口罩的时间与死亡率呈明显负相关[14]
本研究观察期内全院呼吸机使用率为0.89%,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于赵金红等[15]关于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后各级医院呼吸机使用率明显上升的报道;全院VAP感染发病率为6.38‰,高于其报道的西部医院及综合医院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APACHE Ⅱ评分、低蛋白血症、COPD、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激素治疗、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胃内容物反流和吸入)、再次插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良心理反应、气管切开、吸烟和营养危险指数过高等[16]。这提示该院应加强呼吸机患者的管理,严格掌握呼吸机使用适应证,及时评估留置必要性,具备拔管指征时应尽早拔管,尽早撤除呼吸机;提高VAP防控意识,做好呼吸机的清洁消毒维护、手卫生、优先使用无创通气、口腔护理、无禁忌证患者床头抬高等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感控监督指导[16-17]。本研究观察期内,全院住院患者呼吸系统标本中痰液检出的病原菌和多重耐药菌最多,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CR-BAB和MRSA检出率较高,与国内的其他报道相同[7,9];痰液中的病原菌及耐药菌和全院CR-ABA的检出率差异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上升趋势,可能与疫情防控后临床医生提升了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意识,减少了经验性用药,医院加强了病原学检验能力等方面有关。
综上所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要求下,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呼吸道相关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正确合理佩戴口罩值得长期关注[18],同时重点关注VAP发病率的防控。

References

[1]
魏利飞, 魏冰冰. 佩戴口罩与鼻部高反应症状关系的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5(11):1252-1255.
[2]
李园, 许汇娟, 刘晓兰, 等. 广州市795名社区居民佩戴口罩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 重庆医学, 2021, 50(24): 4294-4297.
[3]
蔡虻, 刘聚源. 城市或地区聚集性疫情中医院感染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 华西医学, 2022, 37(3):326-329.
[4]
Wang Q, Yu C. The role of masks and respirator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J]. Infect Cont Hosp Ep, 2020, 41(6): 746-747.
[5]
谭超, 曾泽, 陈兴书, 等. 居民首次关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对其行为方式的影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8(3):101-105.
[6]
李诗文, 金盈月, 刘乙杉, 等. 2012—2020年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22):3474-3478.
[7]
吴佩萦, 杨春霞, 杜勇英, 等. 2015—2020年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2, 38(3):400-405.
[8]
陶俊杰, 齐家玮, 刁正敏, 等. 江西省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感染现状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24):3695-3698.
[9]
王娟, 郭丽, 徐永妮. 某三甲医院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38(8):41-43.
[10]
Roberge RJ, Kim JH, Benson SM. Absence of consequential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thermal and subjective responses from wearing a surgical mask[J]. Resp Physiol Neurobi, 2012, 181(1):29-35.
[11]
Olsen SJ, Azziz-Baumgartner E, Budd AP, et al. Decreased influenza activ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United States, Australia, Chile, and South Africa, 2020[J]. Am J Transplant, 2020, 20(12):3681-3685.
[12]
Liang M, Gao L, Cheng C, et al. Efficacy of face mask in preventing respiratory virus transmi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ravel Med Infect Di, 2020,36: 101751.
[13]
Milton DK, Fabian MP, Cowling BJ, et al. Influenza virus aerosols in human exhaled breath: particle size, culturability, and effect of surgical masks[J]. Plos Pathog, 2013, 22(3): e1003205.
[14]
Worby CJ, Chang HH. Face mask u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Nat Commun, 2020, 11(1):4049.
The ongoing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pandemic has already infected millions worldwide and, with no vaccine available, interventions to mitigate transmission are urgently needed. While there is broad agreement that travel restrictions and social distancing are beneficial in limiting spread, recommendations around face mask use are inconsistent. Here, we use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examine the epidemiological impact of face masks, considering resource limitations and a range of supply and demand dynamics. Even with a limited protective effect, face masks can reduce total infections and deaths, and can delay the peak time of the epidemic. However, random distribution of masks is generally suboptimal; prioritized coverage of the elderly improves outcomes, while retaining resources for detected cases provides further mitigation under a range of scenarios. Face mask use, particularly for a pathogen with relatively common asymptomatic carriage, is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y, while optimized distribution is important when resources are limited.
[15]
赵金红, 秦冰, 闫润楠, 等.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院感染指标现状及趋势分析(2018—2020)[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 21(6):524-531.
[16]
王云, 管子姝, 盛波, 等. 某教学医院新建综合ICU连续三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危险因素[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8):735-741.
[17]
马惠萍, 孙玲, 王凤侠, 等. 某医院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感染率评价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2):119-122,126.
〓目的〓调查3间ICU各导管感染核心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中心重症监护室(ICU)、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急诊监护室(EICU)置管患者进行每日现场评价。结果〓253例住院置管患者中,ICU执行率最低为89.3%,EICU为92.8%,NICU为95.4%|3种防控方案之间总体有差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感染率为6.01‰,中心静脉导管及尿导管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15‰|2019年执行规范与2014年未执行规范相比较,VAP导管组和尿导管组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无明显差异|尿导管使用率较高为90.61%,而VAP和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分别为61.60%和33.73%|检出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8株,分别检出产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及产NDM-5的大肠埃希菌。结论〓加强导管的每日评估,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措施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
[18]
周卫青, 赵委阳, 禇雅莹, 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与疫情前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季度、年龄段和发生部位的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2, 39(5):344-346.
目的 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前于儿科住院的患儿1 188例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于儿科住院的患儿9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季度、年龄段及发生部位进行比较。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不同季度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多种防疫措施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年龄小的患儿医院感染高发,值得关注。
PDF(868 KB)

93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Sections
Recommended

/